臺北縣社區防災經驗談.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臺北縣社區防災經驗談

土石流與社區防災 台灣地理環境與災害概況 自主防災社區 自主防災社區應是一個以社區民眾為主體,經由社區培力(community empowerment)的過程,凝聚社區共識與力量,建構出來的一個較不會發生災害,或是萬一發生災害,能耐得起災害的考驗、降低災害損失,並能迅速重建之社區(防災社區),進而建構生態與永續發展的社區。 建立專家人才資料庫 暨篩選地方專業團隊 地方專業團隊教育訓練 第1場地方專業團隊說明會 暨教育訓練 社區防災概念 水資源與永續社區的關係  進階型  ? 一、學習成長型: 1.應民眾需求(台灣各社區目前普遍辦理的教育類型,如:書法班、花藝班、美術班、語言教學…等民眾需求辦理的課程。) 2.以社區為學習的教育(以社區做為學習實驗的資源,如:觀摩課程、經驗分享、交流的學習活動。) 3.為社區發展而開辦教育的課程(養成教育) 二、智慧道德型: 1.對社區普遍關愛、自律自治、有集體制約能力、對任何狀況都能善於對話、溝通、集思廣意共謀因應之道。 2.社區工作團隊能善於溝通協調、普遍關懷社區事務,居民能以集體制約自我約束行動,配合社區推展各種公共事務活動、建設、營造一種謙卑、禮讓、祥和的社會。  永續型  永續型發展:永續發展型社區的意義是依社區不同發展的階段逐步建構其功能,以達成兼具上述五種功能的社區,並透過不斷的學習成長,促進社區發的能力。 「社區營造」是指「草根立場、民眾參與、總體規則、生態作法」,也就是不論社區生態環境、空間營造、產業發展、福利安養、環境改造、終身學習、文化傳習等方面,都應朝著這個方向來重新調整,民間社會更應該以社區營造的過程發揮潛力與制約力,將「社區營造」形成一個新的社會運動,來改變台灣未來命運,期盼社會大眾都能重視社區營造,透過大家彼此學習、教育,為社區營造注入新動力,營造一個理想有生命、有活力的社區。 台南市社區營造協會理事長 柯崑城 台 南 市 金 華 里 里 長 雨水資源有效規劃與管理為水與綠建設主要內涵之一,其具體工作為『推動社區綠建設』。 落實社區雨水回收利用、省水器材推廣之目標邁進。 LED是先進省能與情境照明科技。 LED是社區改造之利器。 當災害不在那麼確定 社區防災議題消失了? 防災社區也瓦解了? 社區營造_議題討論 9.污水垃圾改善指標 8.水資源指標 7.室內環境指標 健康 6.廢棄物減量指標 5.CO2減量指標 4.日常節能指標 節能 3.基地保水指標 2.綠化量指標 1.生物多樣性指標 生態 指標名稱 指標群 減能 社區都市化效應逐漸浮現 綠地減少 保水及水源涵養能力減低 水田及蓄水面積減少 貯蓄雨水量減少 不透水面積擴大 地下水入滲減少、地表逕流增加 人口成長與集中 用水需求量與污水量增加 都市開發前 都市開發後 社區營造_議題討論 符合公平的原則。 水資源與環境資源的承載能力的原則。 維持生態生物的生命力和多樣性原則。 建立適應環境與發展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原則。 因地制宜統籌兼顧原則。 * 報告人 莊睦雄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 為什麼要推動社區防災? 防災社區之意義 社區防救災總體營造 如何推動社區防災工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 全球天然災害造成經濟每年平均損失: 1960年代:755億美元; 1970年代:1,384億美元; 1980年代:2,139億美元; 1990年代:6,599億美元。 1980-2000年,全球75%人口居住在可能遭受天然災害侵襲地區。 平均每天因天然災害死亡人數超過184人。 為什麼要推動社區防災? 人口: 23 millions 土地總面積: 36,000 km2 山坡地: 70% (高程 100 m) (陡坡) 10% (高程 1,000 m) 地質:年輕 (3 million years) 地質材料脆弱 板塊活動活躍 (大量疏鬆表土) 平均年降雨量: 2,500 mm (降雨量大) 資料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台灣的天然災害損失 颱風災害 1897~1998年,共計364 次颱風侵台,平均每年 達3.6次。 1981~1998年,颱風及 豪雨的災害多達78次, 平均每年損失新台幣174 億元,約為國民生產毛 額之0.33%。 防災社區或安全社區是社區營造的一環,更是重要的基礎(1960年代,WHO倡議環境的四要件:安全、健康、便利與舒適)。 災害防救包含減災、整備、應變與復健四大階段。 防災社區不只是防救災設備等硬體的加強,更包括人對災害的認知、社區的認同,以及行動力的提昇。而且是建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