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蒙学导读创新.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蒙学导读创新.ppt

第十讲:《弟子规》 一、《弟子规》的成书 原名《训蒙文》,作者是康熙时山西秀才李毓秀,后经乾隆年间贾存仁修订整理,改称《弟子规》,广为流传。据清人周保璋的记载,《弟子规》的盛行让风行数百年的《三字经》几乎废弃。弟子,即后生小子,学生。规,即法则,规范。弟子规,即一切学生、儿童都应该遵循的伦理法则和行为规范。在历代伦理类蒙书中,《弟子规》堪称集大成之作。全书形式上仿效《三字经》,皆三字句,两句一韵,共1080字,涉及日常生活113事。 二、《弟子规》的特点 1、专讲伦理道德,难易适中,雅俗适中 朱熹《小学》:说理过深,多引古礼,难字太多,不易流传。 《千字文》、《三字经》:虽有伦理内容,但不专意于此,浮光掠影,不成体系。 《小儿语》、《续小儿语》:内容较俗,且庞杂。 《弟子规》:立意雅正,说理透辟,语言清浅。李毓秀精研理学,又身为塾师,故能举重若轻。 二、《弟子规》的特点 2、结构独特,体系严谨 论体系之严谨,《弟子规》可以媲美《三字经》,但其结构之独特,内容之精粹,又非《三字经》所能具备。 全书围绕《论语·学而》中的一段话而展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分为五部分:“总叙”,“入则孝,出则悌”篇,“谨而信”篇,“泛爱众而亲仁”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篇。当然,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分法。 二、《弟子规》的特点 3、倡导“生活德育”,将“小事”和“大道”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增广贤文》亦谈生活琐事,但思想驳杂。其他伦理课本也谈道德规范,但多空洞。《弟子规》在某种程度上学习到了《论语》的精髓,从一言一行中规定法则,见出道理。《论语》说:“父母在,不远游。”这句毫无说教,但千载而下,仍令人感动。因为这里面有细节,有真心意。这种理念,与现代教育界所探讨的“生活德育”概念相符合,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生活即教育”。 二、《弟子规》的特点 父母命,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二、《弟子规》的特点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结语:蒙书与当下蒙学教育 一、八部蒙书关键词 《千字文》:综合性识字课本。开创典范,形式精致,书法史意义。 《百家姓》:综合性识字课本。姓氏文化。 《三字经》:综合性识字课本。内容和形式都达到高峰,全面而典范之作。 《千家诗》:文学读本。特色和缺陷并存。具有审美、认知、教化功能。 一、八部蒙书关键词 《增广贤文》:伦理课本。思想驳杂,强调处世之法,写生活琐事,格言精辟。 《龙文鞭影》:历史读本。按韵编排,取材极广,以人物为核心。 《幼学琼林》:历史读本,但兼具百科全书性质。内容极广,形式极活,知识与解释并行,注重语言培养。 《弟子规》:伦理课本。内容精粹,结构独特,倡导“生活德育”。 二、八部蒙书的现实应用 应用最广且效果显著者:《弟子规》、《三字经》。 名气很大但难以应用者:《百家姓》、《千字文》。 应用较多但难以发挥者:《千家诗》。 几乎没有应用者:《增广贤文》、《龙文鞭影》、《幼学琼林》。 三、蒙书应用之设想 1、初级入门: 学习《三字经》奠定知识基础。 学习《弟子规》培养德行。 吟诵《千家诗》涵养情操。 三、蒙书应用之设想 2、中级教育: 读《论语》,对《三字经》、《弟子规》进行升华。 《千字文》可结合书法课来教学。 历史故事、人文知识,可通过阅读《上下五千年》等当代历史读物来实现。 三、蒙书应用之设想 3、高级教育: 学习《四书》。其他古籍,可因材施教。 结合《声律启蒙》和《千家诗》进行教学,辅之以《唐诗三百首》。可吟唱,可创作。 《增广贤文》、《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由教师遴选,侧重培养写作能力,也可进行人生哲学教育或高级人文知识记诵。 四、蒙书应用之原则 1、现实性原则: 与当代教育课程相结合,不可迷信蒙书。 2、延展性原则: 与国学经典的学习相衔接,不可局限在蒙书。蒙书最终要引向经典。 3、灵活性原则: 发挥教师创造性,灵活运用蒙书。不可拘泥文本。 二、《三字经》的内容特点 3、用意精深,表意贴切,举重若轻 比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