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地区高速公路试铺多孔性路面成效.pdf
台湾地区高速公路试铺多孔性路面成效
林志栋1 陈顺兴2
(1.台湾中央大学土木7-程研究所;
2.台湾省国道高速公路局北区工程处中坜工务段)
1绪论
多孔性沥青混合料铺面(PorousAsphalt,以下简称PA)早在1944年的美国就有试验路段的记录,欧洲
GradedFriction
于1980年开始采用。在美国所施作的开级配摩擦层OGFC(Open Course)是以提升路面的
行车安全为目的,其厚度为L5~2.5cm,被定位为摩擦层;在欧溯则主要用以降低交通噪音,其厚度为2.5
-、5cm。台湾地区于1979年开始进行国一号的中山高速公路刨除加铺时,就参照美国设计方式,在密级配
沥青混合料(DGAC)面层上加铺1.5cm厚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其当时设计理念为车辆于高速行驶中可增
加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然而,于高降雨量且雨势集中的地区,1.5cm厚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排水效
果不显著,路面积留的水膜易降低行车能见度,并因剥脱而引起路面的耐久性问题。本试铺研究成果主要
为:
(1)拟定出一种多孔性沥青混凝土适用台湾地区多雨环境及高快速公路系统等级的铺设工程厚度设计、
材料标准、配比方法、施工规范与监理试验要点。
(厂拌及预拌高黏滞度改质沥青、超重改质沥青及改质III型沥青),纤维种类(矿纤及木纤)等三部分对PA
路面成效的影响进行探讨。
(3)针对铺设完成的路面进行结构性评估、排水性评估、噪音评估、服务性评估及钻心试体评估等相关成
效监测,完成长期观测之后,以所获得的信息作为修正前面所定相关规范之使用,期望本研究的结果能供工
程主办单位设计施工时参考使用。
2文献回顾
2,1基本材料特性
2.1.1粒料品质
PA沥青混合料因需依靠粒料间之石对石接触,以获得强度并使有足够孔隙以提供排水能力,对于粒料
质量之要求较传统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严格,必须为均质、洁净、坚硬而具耐久性之碎石。
2.1.2级配规格
粒料之级配分布影响PA之排水能力(透水系数)及表面纹里(粗糙程度),为达预期的孔隙率(20%~
25%)及避免阻塞孔隙,采用大量的粗粒料(8号筛以上约占85%)。
2。1.3填充料(Fillers)
为增进PA沥青混合料强度、提高沥青黏滞度及增加沥青油膜厚度以提高抗老化能力,一般会加入少
量(5%以下)的填充料,日本排水性铺装技术指针(案)建议用压碎石灰岩所得之石粉,其含水量在lO%
以下。
2.1.4黏结料(Binders)
由于PA沥青混合料之空隙较大,为使能有足够厚度之沥青膜以增加耐久性,及避免混合料在生产、运
高的沥青,日本依PA铺装技术指针(案)规定,使用可对抗粒料飞散性、耐候性、耐水性、耐流动性等功能较
7n
用聚合物改性沥青,是依CNSl4184(聚合物改质柏油)检验改性沥青质量。PA沥青混合料由于允许水分经
化(Aging)的过程,为改善此种现象,一般添加防剥剂(AntistripAgents)或以消石灰(HydratedLime)取代
部分填充料(50%以内)。
2.1.5纤维(Fiber)
由于PA之沥青含量一般是稍高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且粒料的比表面积相对较低,为使在生产、运送
及铺筑期间不会产生沥青垂流现象,并能具有足够的沥青油膜厚度以增加耐久性,除使用改性沥青外,亦可
Fi-
添加纤维加以改善或有加劲作用,一般常用的纤维分为矿物纤维(MineralFibers)及有机纤维(Organic
bers)或称木纤(Cellulose),用量一般约在0.3%~O.5%之间。
2.2配比设计方法(Mix
Design)
2.2.1美国
在其发表之《新一代开放级配摩擦层之设计》论文中推荐一设计法[43,步骤如下。
步骤1.选择材料:选择适用于OGFC材料,包括粒料、沥青及附加剂等。
步骤2.选择设计级配:选用3个混合级配,一个在级配规范上限,一个在下限,另一个在中间;依据
AASHTO
果夯实混合料之ⅥM等于或小于VCA嗽,存在石对石接触,并选为设计级配。
步骤3.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uperMap+GIS在历史建筑3维重建中的关键技术研究的应用--以杭州市锅子弄34号历史建筑3维重建为例.pdf
- TCL%2fTK在PCB业CAM中的应用.pdf
- The+Analysis+of+Building+Subsidence+Prediction+Based+on+Grey+Model+Combined+with+Radial+Basis+Neural+Network.pdf
- The+Application+of+A+New+Digital+Method+for+Fire+Protection+Design+in+The+Large+Commercial+Building+Field.pdf
- The+Contribution+of+Overseas+Chinese+towards+the+Development+of+Modern+Zhongshan+City.pdf
- The+Fire+Safety+Analysis+of+Semi-underground+Public+Building.pdf
- The+Influence+of+High+Performance+Concrete+on+Low-Carbon+Economy.pdf
- The+Influence+of+Natural+Ventilation+to+the+Thermal+and+Moisture+Environment+in+a+Passive+Greenhouse.pdf
- The+Investigation+of+Residential+Energy+Consumption+in+Rural+Areas+Surrounding+the+Xi%27an+City.pdf
- The+Modern+Evolution+and+Protection+Development+Strategies+of+the+National+Rural+Settlement%3a+The+Dong+Ethnic+Group+as+Case+Study.pdf
最近下载
-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中职)教案 第24课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二).pdf VIP
- 《磨床安全操作规程》.docx VIP
- 青2013G02图集-标准图集.docx VIP
- 第3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理论考试试题与解答.pdf VIP
- DB45_T1900-2018_芒果成龄果树管理技术规程_广西壮族自治区 conv.docx VIP
- 软件测试-全套PPT课件.pptx
- 类风湿关节炎情景模拟教学案例范文.docx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90分)——“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1).pdf VIP
- 化学核心素养引领单元主题学习之初探.docx VIP
- 钻床安全操作规程[共1页].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