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烹调学演示文稿创新.ppt
(3)油温一般控制在180—210℃之间。油温太低,淀粉会脱落;油温过高,会造成外焦里不熟的现象。 (4)原料在复炸时,要将油锅中的粉渣去掉,以防止焦糊的粉渣吸附在菜肴的表面,影响菜肴的色泽和口感。 (5)菜肴上桌前,可配椒盐等调味品佐食。 2.特点 色泽金黄,外表硬脆,干香味浓。 3.典型菜例例5 干炸里脊(江苏) 调料 花生油750g(约耗75g),绍酒5g,干淀粉50g,味精1g,精盐2g,花椒盐1g。 制法 (1)将猪里脊肉剔去筋膜,横切成棱形块,用味精、绍酒、精盐腌渍片刻,再用干淀粉拍裹均匀。 (2)将花生油放入锅内,上火烧至160℃左右,把里脊块逐个放入锅内,炸至里脊块外表发硬时捞出。待油温上升至200℃时,把里脊块复炸一次。然后出锅,撤上花椒盐装盘即可。 特点 咸鲜干香,色泽淡黄。 (五)清炸 清炸是主料不挂糊、不拍粉,只用调味腌渍,而后用旺火热油炸制成熟的烹调方法。 1.操作要领 (1)必须根据原料的老嫩、形状的大小掌握好油温及火候。清炸的原料由于外表没有糊粉的遮挡,水分极易耗失,因此,在油炸时动作要快。 (2)原料在刀工的处理上,力求大小一致,厚薄均匀,有些原料还必须经花刀处理,如“菊花肫”。 (3)清炸时的油量应多一些,油与原料之比可为5:1或4:1。 2.特点 本味浓郁,香脆鲜嫩,口感清爽。 3.典型菜例 例6 炸菊花肫 主料 鸭肫300g 调料 精盐2g,绍酒10g,酱油2g,味精1g,麻油15g,葱3g,姜2g(拍松),蕃茄沙司和椒盐少许,植物油1kg(实耗75g)。 制法 (1)鸭肫去皮、去筋络,然后用刀剞菊花形,深至不断为好。再用盐、姜、 葱、酒、味精、酱油浸渍片刻。 (2)将鸭肫投入六成热油锅中,炸至断生捞出。待油温升到210℃时,再速炸一下捞出。 (3)锅内放少许麻油烧热,将葱花下锅煸香后投入鸭肫,颠翻出锅即成。上席时配以蕃茄沙司或椒盐佐食。 特点 鸭肫卷缩似菊花,呈深褐色,质地脆嫩,滋味咸里透香。 (六)香炸 香炸就是将加工处理过的原料,用调味品腌渍,沾上干淀粉或干面粉,裹上蛋液,再滚上面包粉(面包丁、芝麻、椰蓉、松子仁、花生仁等),用旺火热油炸制成熟的烹调方法。 1.操作要领 (1)根据菜肴的需要,原料可以加工成长条、长方片等形状,泥茸性的原料可加工成球状或扁圆形。 (2)原料在腌渍时,要根据原料的不同性质投放调味品,如腿味较重的原料,还要 加入适量的胡椒粉等。 (3)拍粉、滚蛋液、再拍上香味料,要做到一气呵成,香味料拍上后要在两面轻轻按一下,以防脱落。 (4)花生仁、核桃仁要去皮,并炸至全熟或半熟,再加工成均匀的小颗粒状。搓面包粉应选用咸面包,并要去除面包焦黄的表皮,不要将面包粉搓得太细。 (5)油温一般掌握在150-180℃之间,油温过高表面的香味料易焦糊发黑。 2.特点外香脆、内鲜嫩 3.典型菜例 例7 面包猪排 主料 猪上脑肉500g。 配料 面包粉100g。 调料 绍酒15g,精盐3g,干淀粉45g,植物油1kg(耗100g),蕃茄沙司50g,鸡蛋2个,胡椒粉少许,味精1g,葱、姜各少许。 制法 (1)将猪上脑肉平放在案板上,用刀平批成厚约0.5cm的大片,用刀拍松,在 在两面浅剞上十字刀绞,将葱剖开切成段、姜切成片。将鸡蛋打入碗内调匀。 (2)猪排用绍酒、精盐、味精、胡椒粉、葱、姜拌匀腌渍一下,然后将猪排两面拍上干粉、蘸上鸡蛋液,再沾上面包粉按实成面包猪排生胚。 (3)炒锅上火,放入植物油烧至六成热时,将面包猪排生胚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肉熟时挥出沥油,每块再切成小块,整齐地装入盘中,上桌时配以沙司佐食。 特点 色泽金黄,外脆里嫩,酒会、便餐均宜。 (七)包炸 包炸就是将鲜嫩无骨的原料,经调味等方法处理后,包上糯米纸、华夫纸或耐高温玻璃纸,在温油锅中炸制成熟的烹调方法。包炸的优点是:保持了原料的鲜美滋味,避免了原料水分的流失;形状整齐划一,色泽美观。 2.粉汁加调味品 用粉汁加调味品勾芡,是在烹调前先将各种调味品和粉汁放在溶器中调匀,待菜肴烹调接近成熟时倒入锅中,它多用于爆、炒、留等烹调方法。因为这些烹调方法是用旺火加热,操作的时间短、速度快,如果在加热过程中将各种调味品——下锅,就会影响操作速度,而且口味也不易把握。 三、勾芡的分类 按芡汁的浓度可分为厚芡、薄芡两大类。芡汁的厚薄没有明确的界限,一般根据不同的烹调方法,不同菜肴的特点来适当掌握。 1.厚芡 厚芡是芡汁中较稠的芡,按浓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包芡和糊芡两种。 (1)包芡 这种芡是芡汁中浓度最稠的一种,主要用于爆、炒等烹调方法,如“油爆双脆”、 “蚝油牛肉”、“宫保鸡丁”等菜肴。勾芡以后,要求菜肴中的汤汁全部包裹在原料表面上,菜肴装入盛器不应有芡汁流出,吃完菜肴,盛具内基本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