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2008年第 2期 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f.33No.2 第 33卷(总第 140期) JournalofHeb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Apr.,2008 渊 史研究 “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张 利 徐艳萍 (1.河北大学 宋史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2:2.承德市卫生监督所,河北 承德 067000) 摘 要: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走向。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刑罚制度的演变、法律原 则的演进以及司法理念与司法价值取向等方面都体现了鲜明的 人“文精神”的内涵。 关键词: 人文精神 传统法律 矜恤 基金项目:200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项目批准号:HB07ZFX002 作者简介:张利 (1973一),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D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 (2008)02-0100-06 收稿 日期:2007—11—16 “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也是最鲜明 直到西汉前期,汉文帝开始逐步废除肉刑,奴隶制 的特征,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行为方 五刑开始 向封建制五刑过渡 。这一过渡时间相当漫 式和价值取 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法 长,一直到隋朝颁行 《开皇律》,才在法律上正式确 律文化的走 向。与西欧中世纪时的残酷司法相 比, 定了笞、杖、徒、流、死的封建制五刑,完成了从 中国传统法律重视人的生命,主张恤狱慎刑、明德 奴隶制五刑 向封建制五刑的过渡,即从死刑、肉刑 慎罚,重视血缘亲情,矜恤弱势群体,体现了丰富 为主向死刑和 自由刑的过渡,这是中国法制史上的 的 “人文精神”的内涵。 一 个重大的进步,标志着中国古代的刑罚由野蛮向 文明的过渡,这也是中国传统法律中 “人文精神” 一 、 刑罚 制度 由野 蛮到 文 明的演 变 在法制发展过程中的逐步体现。我们从废除肉刑的 历程中,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这种进步的发展趋势。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随着国家的产生 肉刑,是中国古代文献中一个专用术语,专指 而产生的。从人类刑罚发展史来看,刑罚经历了复 奴隶社会中的黥、劓、{}lJ、宫等刑种,它以 “断肢 仇时代、威吓时代、博爱时代与科学时代四个阶段, 体,割肌肤”为特征,广泛使用于奴隶制社会 ,直 从原始到文明、从野蛮到人道,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到汉文帝时才开始逐步废除肉刑。但在中国历史上, 相适应 ,也随社会的发展而进化。通过对中国古代 由于 肉刑的替代刑设置的不合理,以及肉刑对犯罪 奴隶制 “五刑”与封建制 “五刑”的考察分析,我 具有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的作用,肉刑废复之争一 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由野蛮、落后、 直没有平息,总是此起彼伏,先后经历了几次激烈 残暴 向着文明、进步与人道发展的趋势,也可以清 的争论,直到隋唐以后才逐渐平息。 楚地看到中华传统 “人文精神”在法的发展过程中 主张废除肉刑的人认为,肉刑太残酷,有损德 的体现。 政,也不利于引导、教育罪犯改恶从善,“且被刑之 谈到中国法律起源的时候,中国一向有 “刑起 人,虑不念生,志在思死,类多趋恶,莫复归正。 于兵”说,“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 夙沙乱齐,伊戾祸宋,赵高、英布 ,为世大患。不 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扑。 反映了刑在中国 能止人遂为非也” (P921)。但主张恢复肉刑的人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