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保护投资者为最高利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保护投资者为最高利益   股灾催生的监管者   与英国证券行业自律为主的传统相似,在1970年代以前,香港的证券和期货市场不受政府监管。只靠香港交易所和行业协会制定规则,进行自律监管。直至1973年~1974年间,香港爆发股灾,港英政府才制定证券期货业的规管法例。当时执行有关法例的,是两个非官方的监察委员会,分别负责监察证券及期货交易事宜。政府内部只成立两个办事处,分别为两个委员会处理行政事务。此后十年,虽然香港与国际证券及期货市场均迅速发展,然而监管架构大致保持不变,直到1987年,股灾再次爆发。   其实,1984年中英签署《中英联合声明》后,香港的政治前景转趋稳定,楼市及股市在1985年至1987年节节上升。但是,1987年10月16日星期五,纽约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突然大幅下跌,带动亚洲股市在随后的星期一(10月19日,被称为“黑色星期一”)出现恐慌性抛售,香港恒生指数在当日下跌超过400点。在此情况下,当时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主席李福兆在获得当时财政司同意后,宣布香港股市停市四天,至10月26日重新开市。这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唯一停市的。结果开市之后,恒生指数再下跌超过1100点,堪称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股灾。   这次股灾显露了自律监管架构的不足之处。为了进行反思,港英当局成立一个由六人组成的证券业检讨委员会,由戴维森(Ian Hay Davison)担任主席。该委员会深入研究香港证券业的规管架构和制度,并提出改善措施,以免1987年10月的股灾历史重演。   1988年5月,证券业检讨委员会发表著名的《戴维森报告书》。这份报告书指出,此前的两个非官方委员会缺乏明确的工作方针,以致未能有效地执行监管。他们本应采取积极主动的监管措施以防患未然,但实际上却是消极被动、后知后觉。而系统内的办事处更是资源不足,以致未能对高速发展、急剧转变的香港市场作出妥善的监管。   于是,1989年5月,根据《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条例》,香港证监会成立。从此,位于皇后大道的香港证监会,目睹着股海沉浮,也见证着无数人的喜怒悲欢——从小股民到大商家,从家庭主妇到无良中介,从专业人士到政人墨客,无不徘徊在金钱游戏的诱惑与法律规则的高压线之间。香港证监会从此肩负起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重任。   层出不穷的新型证券犯罪   近年来,香港证监会面对的违法犯罪现象呈现出许多新鲜样态。   一是来自内地的企业造假。随着内地和香港证券交易往来密切,越来越多内地企业赴香港上市。时常有内地民企伪造财务数据去港上市,并用重金诱惑保荐机构协同造假。据报道,近两年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的内地民企中,竟有20%暴露出上市造假、业绩捏造、违规融资等问题。如欧亚农业、上海地产、远东生物等相继被曝光和停牌。对此,香港证监会选择了清查到底。和沪深交易所一样,港交所能给予的最严厉处罚,也不过是公开谴责。而香港证监会则手段强硬,不但停牌处罚,还全面向内地寻求司法协助,追究内地民企的刑事责任,将涉嫌造假的上市公司高管送进监牢。   第二类新型犯罪是网络证券犯罪。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盛行,时常有人在网上扮演股神,组建投资交流群组,骗取会费。此类案件最有名的,当属2010年的卢锦聪案。2010年的4月至11月间,卢锦聪为了谋利,以Peter Sun的名义在Facebook上设立私人讨论群组,向群组成员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意见,并收取每名群组成员每月300元的费用。香港证监会在接到举报之后,指控他无牌经营证券业务罪,法庭随后判令罚款2万元及80小时社会服务。   第三类则是金融衍生品的违规销售。许多证券推销员,为了完成业绩,违规将结构复杂、风险畸高的衍生品推销给不适格的投资群体。这些产品通常以“稳定保本”的方式包装,但由于其基础资产往往已经风险极高,根基不稳之上的结构化产品更是有如空中楼阁,摇摇欲坠。金融危机中,这类产品一夜之间变为废纸,让许多香港人吃尽苦头,血本无归。   第四类是期货市场的操纵行为。比如,1999年至2002年的“蔡斌操控期货价格案”便是一例。蔡斌原为德盛期货有限公司及创新期货有限公司的代表,通过“超凡”的操盘手法,在恒生期货指数开盘之前多次于多点位下买单与卖单,以判断开盘后可能出现的价格。判明价格走向后,他再集中于开盘前一刻“砸盘”下单,推高或压低价格,从而在开盘后套利。虽然香港证监会以行政处罚令判罚其扰乱市场,但刑事诉讼始终不顺利,法官认为虽然蔡斌有获利的意图,可是操控市场的证据尚不充分,故判刑罚不成立。证监会不断上诉,直至2012年才推动有罪判决成立。   面对这些违法违规,香港证监会的执法手段其实是有限的。虽然其可以向法庭申请搜查令,请任何人到证监会会谈,被邀请会谈者必须配合,且不享受刑事嫌疑人的沉默权。获得足够证据后,香港证监会可以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