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观在高考.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看历史观在高考.ppt

陌南中学高三历史组 肖 曲 2012-5-11 一、新课程下的多元史观 历史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形状各异的多面体。由于研究者的立场不同;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时代的局限性等,导致产生了不同的史学观念。 (一)全球史观 这一转变开始于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19 世纪末 20 世纪 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形成 是第二次大战后在欧美兴起的并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影响我国史学界的全新的史学理念。 (二)文明史观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文明史的研究热潮, (三)现代化史观 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二、多元史观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一)全球史观 例题1: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卷)第41题通过阅读和分析材料得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释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一)全球史观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界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发达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改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二)文明史观材料 例题2;(2007年全国文综卷)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三)现代化史观材料 例题3。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因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和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矣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编自《袁世凯、赵而翼、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解析: 其中现代化史观在本题中有所体现,第二问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并根据材料二中所描述的内容,呈现了在晚清中国现代化在教育方面的进程,已经提出了国民的概念以及要把德和才作为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人才的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新式人才。从材料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晚清时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进步,已经不在是以前的科举取士,而是更注重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现代化史观已经逐渐融入到了新课程中,将史学理论的学习点滴的渗透到平时的课程学习中,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大有裨益。 三: 考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⒈审题不够仔细。 ⒉历史概念理解不清。 ⒊概括归纳、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差。 ⒋知识学得过死,答题时灵活性严重不足,视野太窄,不适应分层、分档评分的命题需要 。 ⒌答题的语言不规范、不简洁中肯,理论观点不能内化。 四、启示与建议 加强史学范式教学 如高考中频繁出现的文明史观。近几年高考都考到了工业文明;文明冲突与融合,突破了传统史学宣扬的绝对客观主义的束缚,提倡从多个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历史。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结合,既体现文明史观,又体现整体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学科特征明显。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在当今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