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我纠查:①染色体 ②不死亡 ③死亡 ④S ⑤S ⑥DNA是遗传物质 ⑦32P ⑧遗传物质 ⑨RNA ⑩DNA ?DNA 小讨论:应具备以下四个特点:①在细胞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 ②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 ③具有贮存巨大数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 ④结构比较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发生变异,而且变异以后还能继续复制,并能遗传给后代。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核酸→合成核酸和蛋白质→装配→释放子代噬菌体。 小常识:HIV、H1N1、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 1.实验材料:两种肺炎双球菌 2.体内转化实验 3.体外转化实验 4.体内转化实验与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 (1)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其活性。 (2)R型细菌转化成S型菌的原因是S型菌DNA进入R型细菌内,与R型菌DNA实现重组,表现出S型菌的性状,此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例1】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解析:艾弗里用S型肺炎双球菌提取出了DNA、蛋白质,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将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研究它们的作用。 答案:C 评析: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变式1: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 ( ) ①DNA是遗传物质 ②RNA是遗传物质 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④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⑤糖类不是遗传物质 ⑥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A.①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解析:格里菲思的实验结果表明R型细菌发生了性状转化,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并得出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的结论。艾弗里为了弄清“转化因子”,他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将它们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表明DNA是“转化因子”(遗传物质),蛋白质和多糖不是。 答案:A 1.T2噬菌体 (1)T2噬菌体结构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无细胞结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内含有DNA。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比较 这两个实验都是证明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直接实验证据,两者在实验设计、实验结论等方面既有共同性也有细微的差别。 (1)实验设计思路及结论的比较 (2)两个实验遵循相同的实验设计原则——对照原则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3)①两实验最终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③两个实验都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④通过两个实验可以体现出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以下特点: a.稳定性;b.可以自我复制,保持连续性;c.可以指导蛋白质合成。 1.培养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因为病毒专营寄生生活,故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 2.因放射性检测时只能检测到部位,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性,故35S(标记蛋白质)和32P(标记DNA)不能同时标记在同一噬菌体上,应将二者分别标记,即把实验分成两组。 3.因为P几乎都存在于DNA中,而S绝大多数存在于蛋白质中,所以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因为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C、H、O、N元素,所以此实验不能标记C、H、O、N元素。 4.注意标记对象是噬菌体还是细菌,二者对应结果不同,具体见下表: 【例2】 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S和32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 )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大致过程是:先用35S和32P分别培养细菌,然后用该种细菌培养噬菌体,从而制备出DNA中含32P或蛋白质中含35S的噬菌体,用其感染未标记的细菌,搅拌,离心,放射性检测。所以四步的先后顺序为②①④③。 答案:C 评析:本题考查噬菌体的侵染实验。 ?变式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形成子代噬菌体时,用来作模板物质的是 ( ) 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B.细菌内的蛋白质 C.噬菌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王力《古代汉语》教案.doc
- 排球大单元教学计划18课时.doc VIP
- 开学第一课(课件)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2024).pptx VIP
- 2024年GD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模拟试卷及答案-3应急监测.pdf VIP
- 鸿蒙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高级认证练习题及答案01.docx
- 文献检索的方法以及技巧ppt课件.docx VIP
- 2024年某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模拟试卷及答案-3应急监测.pdf VIP
- 2025年乡镇农技站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员招聘面试题库附答案.doc VIP
- 锚杆长度检测课件.pptx VIP
- 2025年乡镇农技站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员招聘面试专项练习含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