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與文體.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禮儀與文體

禮儀與文體 國立臺灣大學.葉國良 一、前言 筆者將先討論歷來具代表性的文體分類法,從而認定因禮儀而產生的文體項目特別多是中國文學的特色之一,然後討論此種現象的深層因素,最後從文學發展史的角度觀察,說明此種文體的發展和其他文體的異同。 二、中國文學中的文體分類法 宋代真德秀的《文章正宗》 魏曹丕《典論.論文》 晉朝李充《翰林論》 摯虞《文章流別》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鍾嶸《詩品》 任昉《文章緣起》 昭明太子《文選》 明吳訥《文章辨體》 明徐師曾《文體明辨》 清姚鼐《古文辭類纂》 三、因禮儀而產生的文體特別多是中國文學的特色之一 (1) 本文所謂「禮儀」,主要指冠、婚(昏)、喪、祭而言。 本文所討論的「文體」,指為了特定禮儀而寫作的某一類文章而言。 三、因禮儀而產生的文體特別多是中國文學的特色之一 (2) (一)冠禮 字說是因取字禮儀的需求而在宋初產生的新文體。 名說 (二)婚禮 通婚書 障車文 下女夫詞 催妝詩 卻扇詩 三、因禮儀而產生的文體特別多是中國文學的特色之一 (3) (三)喪禮 招魂、大招 訃聞、行狀 誄與銘旌均為旗幟狀,可供弔客共覽 弔文、祭文、或哀辭 挽歌 神道碑、墓誌銘 三、因禮儀而產生的文體特別多是中國文學的特色之一 (4) (四)祭禮 祭文 (五)其他 壽序 四、為禮儀寫文章是否會受到該禮儀的制約(1) 為某一禮儀作文章,其內容與語氣會受到該禮儀的目的與性質的制約。此種文章也會受到該禮儀的場合和氣氛的制約。很容易形成固定的形式和內容,因而不易提昇其文學的高度。 四、為禮儀寫文章是否會受到該禮儀的制約(2) 此種文體也能獲得可觀的文學成就,筆者認為主要的原因是有大文豪突破固定的形式與內容,但主要是碑誌文與哀祭文,這說明了禮儀之中,需要或容許表達深刻感情的文章,可以突破禮儀的制約,而發展成很好的文學作品。 四、為禮儀寫文章是否會受到該禮儀的制約(3) 但是另一種制約是無法突破的。即該一文體既因某一禮儀而產生,則該一禮儀衰亡之時,該一文體亦必隨之衰亡,於此可見該種文體的應用性極強。 五、為何要針對具體禮儀寫文章 華夏人士為具體的禮儀而寫作文體種類如此多樣的文章,筆者認為這和漢族對「名份」以及彼此之間的親疏遠近的執著很有關係。此類文體的內容大多明確表達彼此的名份與親疏遠近。 六、文體遞變說的檢討 古人所謂「文體」,在概念上頗為模糊。辭、賦、詩、詞等謂之文體,連珠、策問、碑文、祭文等也稱文體。筆者認為應將前者稱為「藝術性載體」,後者稱為「應用性載體」,二者的演變不能等量齊觀。即使藝術性載體,和「通行既久,難出新意」也不一定有關。而應用性載體的興衰,和「通行既久,難出新意」更是無關,而是由社會環境的變遷來決定的。 七、結論 * * *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