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pdf
社会科学 2010年第3期 姜义华 :中华文明从传统 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
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
姜义华
摘 要 :中华文明从传统的农耕文明、政治大一统、德性至上的泛伦理主义,正在
实现向现代文明的全面转型。经由一个多世纪的艰苦探索,中国人终于开辟 了符合 中国
国情的具有独创性的转型路径,正在成功地解决着外铄与内生、大一统与人的普遍 自主
化 、人 的德性知性与诗性全面发展诸矛盾。
关键词 :一体两翼;大一统 ;德性 ;知性
中图分类号 :K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5833(2010)03-0122—10
作者简介 :姜义华,复旦大学 中外现代化进程研 究中心主任、资深特聘教授
(上海 200433)
中华文明从传统的农耕文明、政治大一统、德性至上的泛伦理主义,正在实现向现代文明的
全面转型。经由一个多世纪的艰苦探索 ,中国人终于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独创性的转型路
径 ,正在成功地解决着外铄与内生 、大一统与人的普遍 自主化 、人 的德性知性与诗性全面发展
诸矛盾。
一 、 中华传统文明的三大特征
中华传统文明至少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1、这是以农耕文明为主轴,以草原游牧文明与山林农牧文明为两翼 ,并借助商业和手工业
予以维系的复合型文明 ( “一体两翼”或 “多元一体” 的文明)。 ’
以清代全盛时期版图而论 ,农耕地区大约 120多万平方公里 ,草原及荒漠地区大约近800万
平方公里 ,山林农牧地区大约近 180万平方公里。清代以前 ,中国各族先民大体上就在这一版图
内及其周边一些地方生息活动。
中国农耕地区很早就已形成相 当成熟的农耕文明。自从商鞅变法以后 ,中国就已形成 以一家
一 户为基本生产单位和生活单位的农耕文明,以男耕女织 自给 自足的小农经济为根基 的农耕文
明。小农经济顽强的生命力 ,源于直接生产者——农民对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和生产工具具有
较多的支配权,具有较多的人身 自由,这就使他们对于家庭中全部人力 、畜力 、物力能够较为合
理而充分地予以利用 ,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又特别能够节省与节约。小农的土地可以买卖 ,各种生
产要素可以流动 ,这固然会导致土地集中,社会两极分化 ,但它们又可使小生产者具有很高的生
产积极性 ,并因此而能够在受到严重摧残后 ,顽强地迅速恢复与再生。正是这种小农经济,奠定
了中华农耕文明长时间绵延不断存在与繁荣的主要基础。
然而 ,中华传统文明的形成 ,离不开北方与西部草原游牧文明、西南广大地 区山林农牧文
收稿 日期 :2009-l1-17
122
社会科学 2010年第3期 姜义华 :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
明,离不开它们 同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的农耕文明持续不断的积极互动。这三大区域人们生产
方式与生活方式很不相同,彼此力量对比也经常变化 ,农耕文明区域虽较小 ,但人 口集 中,生息
在这一区域的人El经常 占全体人 口的80%以上 ,因此 ,正是它构成 了中华传统文 明的主轴。这
三种文明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激烈冲突,但更经常的是和平交往。在长时间的积极互动中,三者互
相取长补短,形成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的密切关系。当将 中华传统文明概括为农耕文明时,必须不
忘它是由 “一体两翼”共同构成的。
相当发达的商业与手工业 ,不仅是将分散的广大小农维系在一起 的重要纽带 ,而且是将农耕
地区 、草原游牧地区 、山林农牧地 区维系在一起 的重要纽带 。它们是传统农耕文明 、草原游牧
文明 、山林农牧文明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部分 ,在 中华传统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是一支非
常重要的力量。
所以说 ,中华传统文明是 由 “一体两翼”或 “多元一体”构成 的文 明, “一体两翼”是一
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正如苟子所说 :
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 ;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
中国得而财之 ;东海则有紫线鱼盐焉,然而 中国得而衣食之 ;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
然而中国得而用之。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斫 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
耕田而足菽粟。(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R&D 投入、R&D 合作与专利产出--基于深圳中小板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pdf
- R&D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异质性——来自中国制造业的经验证据.pdf
- R&D投入、科技成果产出和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关系实证研究——以江苏为例.pdf
- R&D投入产出效率研究——以南京为例.pdf
- R&D活动现状的国际比较与分析.pdf
- R&D活动的产出效率分析——基于广东省的个案研究.pdf
- SNA2008关于R&D核算变革带来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pdf
- SNA关于中央银行产出计算方法的修订与中国相应计算方法的改革研究.pdf
- Study on Impact of Embodied Energy and CO2 Emissions for Prolongation of Building Life Time Case Study in Japan.pdf
- The Driving Forces of CO2 Emission in China 2002-2007.pdf
- 中国CO2排放变动的结构因素分析—一个包含贸易结构的分解模型.pdf
- 中国CO2排放增长的结构分解分析.pdf
- 中国与日本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基于中日投入产出序列表的分析.pdf
- 中国主导产业构成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变研究—基于投入产出与可持续发展视角.pdf
- 中国主要基金的中文论文产出绩效比较.pdf
- 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利用效率动态测算——基于产出指标改进DEA模型的实证分析.pdf
- 中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1990-2012.pdf
- 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及效率分析——基于2002~2007年可比价投入产出表.pdf
- 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总体特征与趋势.pdf
- 中国产业间关联程度及经济距离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