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郊井田毕业设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矿区概述
1.1.1地理位置与交通
城郊井田位于河南省永城市境内,覆盖城关乡、城厢乡的全部及侯岭、双桥、十八里、蒋口乡的一部分。南北长约8.3km,东西宽约4.95km,勘探面积约44km2。矿井北临陈四楼井田,南接新桥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6o17′30″~116o25′21″,北纬33o53′52″~34o00′35″。
井田内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永城市西北至陇海铁路商丘东站约95km,夏邑东站62km;东北至京沪铁路徐州车站约100km,东南至宿州车站约75km,距京九铁路的亳州车站55km,且均有柏油公路相通。乡村之间公路相通(见图1—1—1)。
1.1.2地形地貌
城郊井田位于淮河冲积平原的东部 ,地势平坦,海拔标高为+30m,微向东南倾斜。区内新生界松散沉积物广泛分布,厚度一般为100m左右。工业广场标高+35.0m。
1.1.3主要河流
城郊井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仅有淮河支流的沱河从本区北—中部自西向东流过,沱河源于商丘北侧响河,雨季流量剧增,旱季干涸无水,属季节性河流。实测最高洪水位标高+29.79m,(1963年8月9日),年平均水位标高+26.39m,最大流量384m3/s(1963年8月9日),年平均流量一般为1~2m3/s。其上游永城市段常年关闸蓄水,致使下游断流无水。
本区地处中纬34o附近,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气候,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干湿差大,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3℃ ,日最高气温41.5℃,日最低气温为-23.4℃。年平均降水量962.9㎜,年最大降水量1518.6㎜,年最小降水量556.2㎜。大气降水量多集中在7~8月份,可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年蒸发量1808.9㎜。永城地区受地震影响不大,地震烈度小于6度。
1.2井田地质特征
1.2.1质构造
城郊井田位于北北东向的永城隐伏背斜的西翼中段,北北东向断层构造居主导地位,其次是近东西向构造,局部发育有北西向构造。总体构造特征是以宽缓褶皱为主,伴随一定数量的断裂构造,且多集中在表现明显的背、向斜两侧。见图1—2—1《城郊井田构造纲要图》。
1)褶皱构造
井田内褶皱构造除柏窑背斜与蒋阁向斜比较紧密外,其余均属褶幅不大的隆起和凹陷。主要有:四里禅向斜、柏窑背斜。
2)断裂构造
井田地层走向为北北东向,中部、北部由于受小褶曲的影响,呈波状起伏,走向变化较大。地层产状总趋势向南西西方向倾斜,地层倾角一般在8?~15?,褶皱和断裂构造呈北北东向和近东西展布。
本井田精查勘探时在44km2范围内组合大小断层5条,其中较大的断层有3条,井田东北部即以一大断层为界。
总之,整个井田以近北北东向断层构造居主导地位,其次是近东西向构造,局部发育有北西向构造。总体构造特征是以宽缓褶皱为主,伴随一定数
量的断裂构造。晚古生代中基性岩浆岩活动比较强烈,并对煤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1.2.2文地质条件
新生界松散层划分为四个含水层组及四个隔水层组,由于新生界底部砂层少,富水性又弱,与基岩之间有平均厚44.29m的粘土隔水层,对矿床一般无充水影响。
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是矿床主要直接充水的水源,但由于井田内砂岩富水性很弱,渗透性差,径流滞缓,补给源不足,故对将来的矿床开采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威胁。
太原组上段灰岩是开采二2煤层的间接充水含水层,二2煤底板下距K3(L11灰岩,平均厚1.64m)平均距离50m,距L8灰岩(平均厚10.49m)平均距离80m,L8上距L11一般平均在30m左右,其间又有泥岩,砂质泥岩相隔,基本无水力联系,因此,如不受断裂构造影响,正常情况下不会造成突水。
本井田断层富水性微弱,具有一定的隔水性能,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大导水威胁。
综上所述,本井田是一个与外部水力联系微弱,补给不足的较完整的独立水文地质单元,开采煤层远离地表水体,无流水影响,间接充水岩层“灰岩”虽然单位涌水量较大,局部在断层处有与煤层对接的可能性,如留好煤柱,远离断层,一般是不会突水的,本矿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
矿井正常涌水量380m3/h,考虑上段灰岩突水,最大涌水量为420m3/h。
1.2.3 地温
井田内地温仅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井田的平均地温梯度为2.67℃ /100m,从地温梯度看,浅部地温梯度较高,深部地温梯度较低。
从二煤组煤层、三煤组煤层地温等值线图上看出,等温线与煤层底板等高线基本平行,二煤组煤层-500m以浅的地温一般低于30°C,-600m以深的地温除井田东南部小面积低温区外,一般为一级高温区。在3127孔(F3断层西侧)-700m以深地段,地温大于31℃,为一级高温区,其余地段地温一般低于31℃。
1.3煤层特征
1.3.1煤层埋藏条件
煤层走向为东西走向,北高南低,平均倾角为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商业银行经营风及其防范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
- 商业银行网上银业务发展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
- 商住楼综合体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商务英语对话中会话含义研究毕业论文.doc
- 商合杭铁路芜湖江公铁大桥工程公路接线跨越宁芜、宁安铁路桥梁施工组织设计.doc
- 商厦省地节能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商务网站设计课设计论文.doc
- 商品流通企业应账款风险管理及改善措施的研究.doc
- 商品混凝土生产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 商品库存管理系毕业设计论文.doc
- 2025大学生就业指导考试题及答案.docx
-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与康复治疗新进展探讨与预防康复治疗新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英语角活动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校园多模态学习资源整合策略与教学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版N1叉车司机模拟测试卷题库必考点含答案.docx
- 《生态缓冲带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心理健康讲座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艺术教育对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证分析与教学策略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美术教育中校园涂鸦文化的审美引导与规范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