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潭大峡谷景区开发的SWOT分析与规划研究.pdf
第 22卷 第 2期 河南机 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1.22№ .2
2014年 3月 JournalofHenan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College M ar.2O14
龙潭大峡谷景区开发的 SWOT分析与规划研究
吴 楠
(河南机 电高等专科学校 管理工程系,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 :峡谷作为一种 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有着极其广 阔的发展前景。但大多数峡谷旅游资源 的开发形式单一,
结构简单 ,且没有很好地突出其应有 的文化 内涵 ,没有形成完整 的开发体系。本文参照国内外峡谷旅游开发较
为成功的同类景区,在 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洛阳龙潭大峡谷景区的发展规划进行 了探究。
关键词 :龙潭大峡谷 ;景 区开发;SWOT分析 ;规划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2093(2014)02—0008—04
所属的清河是黄河的支流,发源于龙潭大峡谷西北
1 龙潭大峡谷旅游景区开发条件分析
端,自峡谷底部 由西向东流出,蜿蜒 20公里后汇入
1.1 景区基础背景分析 黄河 。河流人 口处为小浪底库 区,因而水域广阔。
1.1.1 区位条件 1.1.3 旅游业发展背景
龙潭大峡谷地处河南省洛阳市西北部新安县 龙潭大峡谷初始开发于 2005年 ,2006年景区
境 内,是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陇海铁 正式对外开放 。运营第一年游客人数即突破 10万
路、连霍高速、310国道横贯县境,位置优越 ,交通 人次大关 ,此后游客数量逐年攀升 。2006年 8月,
便利 。龙潭大峡谷是距离洛 阳市区最近 的一个生 龙潭大峡谷接受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态景区,景区距洛阳市区仅有一个半小时的路程 , 评审组的验收,被正式命名为 “世界地质公 园”,同
是郑汴洛黄金旅游线上 的一个重要景点。 年 11月被评为洛阳市 “新八大景”之一 ,2007年被
1.1.2 自然地理状况 国家旅游局评定为 “国家 AAAA级旅游景 区”。
(1)地质条件 。龙潭大峡谷景区所在地区主要 1.2 景区与周边旅游景区的竞合关系
形成于 12亿年前的地壳运动时期 ,经过 10亿年的 龙潭大峡谷周边旅游景区主要有 :龙 门石窟 、
地质沉积和260万年的流水切割旋蚀 ,形成了今 日 白马寺、关林 、云台山、白云山、豫西大峡谷等 。与
独特 的峡谷景观 。 周边旅游景区相比,龙潭大峡谷景区旅游资源以自
(2)地形地貌 。龙潭大峡谷属豫 西山区,处于 然资源为主,与龙门石窟等人文景观为主的景区有
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界地带 ,秦岭东端余脉与 较强的合作空间,但与周围山地旅游景区必然形成
太行山南端余脉的交合地带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 空间上的临位竞争。但龙潭大峡谷具有奇特的峡
海拔一般在 7OO一1O0O米之间,平均海拔 800米左 谷景观 ,且 自然生态环境较为原始 ,尤其是在空间
右,最高海拔 1384.7米 。 上距离客源市场较近 ,可进人性高。龙潭大峡谷景
(3)气候。该地区处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过 区与周边景区的竞合关系如表 1所示。龙潭大峡
渡地带 ,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 谷景区应把握 自身优势 ,通过积极的合作与竞争策
1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RS和GIS的黄河故道地区土地沙质贫瘠化评价——以河南省中牟县为例.pdf
- 川东褶皱山系Ω形地貌特征、成因和演化——以拟建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为例.pdf
- 沙漠甘泉与山水田园——辨析东西方园林美学的起源分异.pdf
- 岩溶峡谷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碳库差异分析.pdf
- 石灵水秀·砂岩峡谷丹崖瀑布——广西桂平国家地质公园.pdf
- 五天五夜重装穿越渝鄂边境四大峡谷.pdf
- 深切峡谷底斜拉桥颤振稳定性能研究.pdf
- 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pdf
- 跨越峡谷滇西北山区牛肉分享与秩序建构(1730—1949).pdf
- 高速列车通过峡谷风区时气动性能研究.pdf
- 关于丹霞地貌概念和分类的探讨.pdf
- Effects of drought stress on antioxidant enzyme, photosynthetic pigment and flavonoid pathway in two desert shrubs.pdf
- Analysis of atmospheric boundary ozone profiles in winter in hinterland of Taklimakan Desert.pdf
- Geo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of Um Shashoba Gold Mine Area,Southeastern Desert,Egypt.pdf
- 南江峡谷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指标对比研究.pdf
- 云南西北部丽江—剑川地区古近纪宝相寺组石英砂颗粒表面特征.pdf
- 一根草 一滴露普通护士的美丽人生——全晓丽,沙漠里舒展生命的蒲公英.pdf
- 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以商洛金丝大峡谷景区为例.pdf
- 甘肃皋兰—白银—靖远地区早白垩世沙漠沉积的特征及其古风带恢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