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香-丙烯酸酯复合高分子乳液制备、结构和性能的研究.pdf

松香-丙烯酸酯复合高分子乳液制备、结构和性能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松香是我国主要的林化产品之一,年产量约为80万吨。松香分子结构的特点使它具 有绝缘、粘合、乳化和增粘等优异性能。利用松香分子结构中的羧基、共轭双键等反应 基团可进一步改性合成不同性能、品种的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及高分子新材料。丙烯酸 酯聚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包装、粘合、涂料等工业中。细乳液聚 合是制备复合高分子材料的有效手段之一。 论文的总体思路是采用细乳液聚合手段,创新开发改性松香/丙烯酸酯复合高分子乳 液,并揭示其制备、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为松香的深加工利用以及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开 发高分子新材料提供理论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氢化松香/丙烯酸酯细乳液聚合的研究 细乳液聚合是聚合单体预先分散成纳米级的单体液滴,单体在助稳定剂的存在下保持 稳定,在引发剂引发下开始聚合,具有聚合过程中粒子大小基本不变,液滴组成也基本 不发生变化,单体液滴与聚合物粒子在理想状况下能够一一对应的特点。论文通过细乳 液聚合手段,制备了稳定的含有氢化松香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乳液,研究了氢化松 香含量对聚合过程中粒子大小与单体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氢化松香在甲 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液滴中的存在可以起到助稳定剂的效果,但它的性能低于正十 六烷所能起到的稳定细乳液液滴的作用。氢化松香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液滴的大小与最 终聚合物粒子的大小比较接近,在聚合过程中新生成的聚合物粒子比例较小。氢化松香 的引入降低了聚合物的分子量以及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氢化松香 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呈现良好的相容性,可以起到增塑和增粘的作用。 2.可自由基聚合松香衍生物的制备和表征 制备可自由基聚合的松香衍生物是开展松香衍生物/丙烯酸酯共聚合研究的基础。论 文首先以歧化松香中的主要成分脱氢枞酸为模型化合物,采用酰氯化、酯化手段合成了 它的一系列丙烯酰氧基衍生物,包括脱氢枞酸(p.丙烯酰氧基乙基)酯、脱氢枞酸(肛 等分析手段证实了上述目标产物的生成。 其次,论文通过酰氯化、酯化手段合成了歧化松香的丙烯酸酯衍生物,采用m分析 了酰氯化和酯化过程中特征基团的变化情况,研究了羧基转化为酰氯随反应时间、温度 和原料配比的影响。13CNMR对于羰基碳的分析结果证实了上述基团的转化。论文还采 用GC.MS对原料和产物的组分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酯化产物由二氢海松酸(p丙烯酰 氧基乙基)酯和脱氢枞酸(p.丙烯酰氧基乙基)酯组成,且其相对含量与歧化松香中二 氢海松酸和脱氢枞酸组成基本一致。 第三,通过脂松香与丙烯酸加成合成了丙烯酸松香,该反应是左旋海松酸与丙烯酸发 生Diels-Alder加成反应生成丙烯海松酸,由于脂松香中的枞酸型树脂酸在高温下处于异 构化平衡状态,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枞酸、长叶松酸等会异构化为左旋海松酸参与反应。 实验结果还显示该加成反应不能完全进行,产物中还残余有部分枞酸型树脂酸,加成产 物有二种,即反应生成的六元环上的羧基与异丙基处于间位与对位,其中对位产物占优 势(80%)。鉴于丙烯酸松香中主要成分的丙烯海松酸是含有二个羧基的化合物,以之为 基础可以合成双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同样采用酰氯化、酯化手段合成了丙烯酸松香(B一 丙烯酰氧基乙基)酯,其主要组成为丙烯海松酸二(B一丙烯酰氧基乙基)酯。GC—MS和 LC的分析结果证实了上述目标产物的生成。 3.可聚合松香衍生物的聚合特性和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作为一类新的单体,上述可聚合松香衍生物的聚合特性和聚合反应动力学尚未有过研 的反应活化能以及反应动力学的进行研究。通过不同的动力学模型对AR-2-HEA的等速 升温反应历程与等温反应历程的热效应进行了分析,所得到的AR-2-HEA均聚合的活化 KJ/mol。反应动力学方程亦基本相同。 能为105.9~107.4 大,其均聚物的耐热性能略有提高,而对于DPR-2.HEA来说,其均聚物的耐热性能提高 的幅度较大。 稳定剂作用要大于氢化松香。引发剂用量对于聚合速率的影响较大,引发剂用量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聚合过程中粒子大小的波动情况越小。复合乳液GPC分析结果表明MMA K, APS作为引发剂时,共聚物能完全溶解,而当采用BPO作为引发剂时,由于存在引发剂 Ⅱ 程与DPR-2-HEA基本相同,但它的应用可以提高聚合物的交联程度,相应

文档评论(0)

tkhy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