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顶上”故事引领帽业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丰富“顶上”故事引领帽业发展   北京王府井大街1 96号,是一家有着一百多年悠久历史的老字号帽店——盛锡福。   小帽子,大品牌,凝聚的不仅是几代人的矢志不渝,还留下了历史变迁的烙印,折射出盛锡福人不断创新的魄力。   作为盛锡福如今的掌门人,董事长李家琪先生在过去40多年里致力于促进帽业发展,推广冠帽文化。在他看来,盛锡福的成功有三个秘诀:弘扬传统、勇于创新、坚持不懈。   冠帽文化,“戴戴”相传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北京寸土寸金的东四北大街的盛锡福店内别有洞天,因为那里有全国独一无二的中国帽文化博物馆。   不同于陈列馆或是展陈馆,李家琪希望打造一个既能宣传品牌文化,又能展示我国丰富冠帽文化的平台,于是,2010年,中国帽文化博物馆建成。   “作为中国帽业的百年老字号,宣传和保护中华传统的冠帽文化,是盛锡福的责任和义务。”李家琪说。   博物馆虽小,但内容丰富。在200多平米的博物馆中有四个主题大厅,分别展示盛锡福的发展历史、皮帽制作技艺、56个民族的帽文化,以及古代冠帽历史。时至今日,博物馆已经接待过官员学者、企业同行、学生游客等不同团体。每当有顾客进店买帽,业务员总是会热情地请他们参观,并主动讲解博物馆中陈列的大量文物、史料和样品。   “在我国五干年的历史中,冠帽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在古代,帽子是权贵的象征。”盛锡福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傅蔷介绍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打造出一个专业的行业博物馆。”她说,为了推进帽文化博物馆研究,盛锡福已经跟一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将创作成果搬上讲堂,进一步推进盛锡福制帽工艺的传承和我国冠帽文化的研究。   敢为人先创新经营模式   帽文化博物馆并不是盛锡福第一个为人称赞的创新之举。回顾其发展历史就会发现,自创立之初,盛锡福的品牌中就蕴含着敢为人先的基因。   1911年,创始人刘锡三在洋行林立的天津创办了中国人自己的帽子品牌。   1936年,盛锡福在政治中心北京开办分销处,并在盛锡福帽庄25周年纪念册的封面上醒目地印制着“发展中国国货,努力本国工业”的口号。   1956年公私合营,为号召领导人“复兴老字号”的号召,盛锡福建立了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并将本土化的经营理念延续至今。   1993年王府井大街改造之时,只有工厂没有店的盛锡福经历了艰苦的五年,此前高枕无忧的老字号需要主动去寻找销售市场。经历过这段岁月的李家琪感触尤为深刻,那段奔波于各个商场之间租专柜,并对零碎的加工活“来者不拒”的日子,培养了盛锡福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   2000年,国有企业盛锡福引进民营资本,实现了股权多元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盛锡福的年销售额已从改制前的400多万增长到如今的2000多万。   2008年,意识到网络营销重要性的李家琪在北京商务局的引导下,与多家老字号共同建立了老字号网店。2012年至2013年,盛锡福又陆续在京东、1号店、天猫和苏宁易购上开了旗舰店。   “我们的网店不卖特价款,只卖特制款。”傅蔷说,“实体店与网店的产品并不完全一致,是因为我们的目标客户不一样。网店的客户主要是针对35—55岁的男士,实体店主要面向没有网购习惯的老年人。这需要我们不断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差异化。”   随着企业发展的蒸蒸日上,盛锡福并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继而实现规模扩大,现在是时机了。”李家琪说。   过去几十年里,李家琪致力于将盛锡福这个品牌做细做精,未来他希望将盛锡福做大做强。“希望以文化为引领、以经济效益为基础将企业做大,以加盟的方式逐步在北京乃至全国开起连锁店。”走向海外,树中国帽业品牌   为了将中华老字号推向海外,李家琪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到国外注册商标。   2008年,包括盛锡福在内的77家北京老字号在北京商务局的带领下前往瑞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进行访问。在了解完相关手续和程序之后,陆续在日本、美国、新加坡等海外国家和地区申请了商标注册,为下一步“出海”保驾护航。   “帽子对外国消费者而言不仅是种保暖的工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一种用来装饰服装,以及满足大型集会着装需求的商品。”李家琪说,“而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往创新大国转变,因此我国生产的帽子可以很好地满足国外的需求。”   目前,盛锡福的海外业务主要以贴牌生产为主。“贴牌做帽子是在试水海外市场,时间不会特别长。”傅蔷说,“盛锡福有五年内在海外开店的计划。”   在盛锡福的网上商城里,已有针对海外市场的定制服务。尽管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仍在不断完善中,盛锡福进军海外的步伐已经通过多种渠道迈出了第一步。   “盛锡福会充分发挥老字号的优势,不断推陈出新,在海外打出我们中国帽业的旗帜。我们是可以走向世界的,只是时间问题。”李家琪坚定地告诉记者。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