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篇:这年也只能这样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尔滨篇:这年也只能这样过   捡回的“年货”      除夕夜,路丽娟回到家,带回来了冻白菜、冻韭菜、冻豆腐。   婆婆翻看着冻得一捏就碎的韭菜说:“用这个包饺子?能包成个儿吗?”   “能。”路丽娟的言语中有几分喜悦。   这是她近三天来第五次从菜市场捡回菜贩扔掉的东西。这些天,为了准备“年货”,她多次到菜市场去,捡回来了冻小辣椒、冻西红柿、冻大头菜等七八样蔬菜。一位老太太好心地告诉她:“这冻了的菜不能吃。”她无奈地说:“挑能吃的吃吧,要不我们家就什么也没得吃了。”   一个肉摊在便宜处理一些成色极差的肥肉,路丽娟咬了咬牙,买了一点儿,回家剁了两团馅留着除夕和初一包饺子用。看到老人,看看孩子,再看看可怜的妹妹一家三口,她又咬了咬牙,把头年养的两只小鸡给杀了。   当路丽娟一家三口、加上妹妹路丽华一家三口还有路丽娟的婆婆在一起包饺子的时候,他们听到邻居家电视机中,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开始了。儿子想去看,被她叫住了:“好儿子,不要去,大过年的,去人家讨人嫌,跟妈妈一起包饺子。”   尽管是冻韭菜馅的饺子,他们吃着也觉得挺香的,好久没有吃到这样的好饭了,个个“撑得够戗”。   吃完饭后,大家一边喝着饺子汤,一边闲聊着。   尽管是在家里,他们也穿得和外面一样,屋里四角全是冰。听到外面鞭炮声此起彼伏,路丽娟提议出去看看别人放鞭炮。“那些鞭和花可好了!”路丽娟边说边笑。   笑完后,路丽娟跑到一边自己偷着掉眼泪。她想:都一样是人,人家怎么能放得起鞭炮,自己却落得这么惨?她感到心里冷冰冰的,没法形容。      冻得、愁得睡不着觉      为了省点儿电费,除夕不到零点全家就睡下了。   家里一共有三张床,一张是结婚时花30元买的人家的旧床,一张是路丽娟捡破烂时捡的,还有一张是她用捡来的木头钉的。   “怎么还没睡着?”路丽娟听到儿子辗转反侧的声音,忙问道。   “冻得不行,冻得头都麻木了。”家里的被褥除了原有的,大部分是她用捡的棉花做成的,人家扔的破布烂袄,她捡来拼吧拼吧做成了被面。这样的“产品”保暖性能当然好不了,难怪儿子盖着两床被子还说冷。   路丽娟穿上衣服,下床去生炉火。家里没钱买煤,捡到啥烧啥。捡到木头烧木头,捡到鞋烧鞋。   她将一堆塑料袋扔进了炉子中,烟囱里传来“嗡嗡”的声音,一股难闻的气味在房子里弥漫开来。   重新躺在床上的路丽娟心情悲伤。   永久村位于哈尔滨市的西南郊,是南岗区跃进乡仅有的5个村子之一。现已成为哈尔滨城区的一部分。从2001年开始,村民的耕地,甚至是宅基地被大片征占。在原村两委“不好使”的情况下,2003年跃进乡政府开始另起炉灶——非法设立了“永久临时管理委员会”,签订征地合同,占用了土地。   2001年以来,村里总共被征用了近百公顷的土地,其中大部分土地是非法征去的。处在省城边上的永久村,地皮自然非常值钱。但村民的温室大棚承包地是按每平方米140元、120元、30元的综合价格,甚至是每平方米3.8元的价格征去的。其中卖给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是每平方米1400元。巨大的“炒地皮”利润去向不明,每位村民只得到了很少的补偿。   原来世世代代聚居生活在一起的几百户人家,被竖起来的一幢幢漂亮的商品楼冲撞得七零八落,一部分人住进了开发商提供的被地方媒体多次曝光的劣质回迁楼,一部分人则搬进了由低矮残破的大棚房组成的棚户区。作为自然村落的永久村消失了。   由于上面是一组高压线,因此,村址南面的十几公顷大棚地还没有人来征占。在2001年村里的房子被全部拆掉之后,这片没有水、道路非常泥泞、缺乏最基本生活条件的温室大棚,便成了三十多户人家老老少少的栖身之地。   一部分要了回迁楼的村民也住在了这里。问其原因,他们告诉记者:地被征占了,家里断了进项,只能把房子租出去,靠几百块钱的房租维持全家的生计。“总不能住在楼里,一家老小喝西北风。”这中间,就有路丽娟一家。   路丽娟全家是2002年底宅基地被占回迁时分了一套质量极差的楼房,由于交不起物业费,而且家庭生活困难,所以就把楼房按每月300元的价格租了出去,又以每月100元的价格租了一处农房居住,以获得每月200元的“救命钱”。   现在家庭负担太重了,最大的负担就是孩子上大学,一年光学费就要一万多元,再加上患脑血栓的爸爸、一条腿的继母、残疾的弟弟、得精神分裂症的妹妹和70多岁的精神不太好的婆婆。这日子怎么过呀?   妹妹的病因为没钱治,越来越重了,天天靠吃药控制,要不就犯病,一犯病就惹乱子,有一次连儿子都打跑了。妹夫比妹妹大十几岁,孩子上高中了。全家就住在永久村的工地完工后留下的一个小工棚里,异常狭小。连吃饭用的锅碗瓢盆,都是路丽娟捡破烂给她捡来的。工棚内到处窜来窜去的老鼠,曾经把孩子的脚都咬伤了。   据邻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