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肥旧城更新之“慢生活”城市特色设计构想
[摘 要] 一个城市需要有吸引力。在今天越来越快的城市发展速度中,居住其中的人们又越来越渴望“慢一步”的品质生活。而合肥这样一个不大而又有一定内涵的区域,如果将“慢生活”的特色加以提升和优化,会更加具备吸引力。
[关键词] 合肥;慢生活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随着人们对“慢生活”空间需求的不断扩大,“慢城市运动(slow city movement)”应运而生。在这里,有更多的空间供人们散步,有更多的绿地供人们休闲娱乐。政府拿出资金补贴那些生产和销售地方美食的农庄、特色餐馆和商店。人们以时速20公里的速度驾驶汽车并决不鸣笛。但是“慢城”并不意味着不发展,相反,它们更善于综合现代和传统生活中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因素,有时还能创造经济价值。(有关慢生活理念均摘自百度 /view/283920.htm)
一 “慢生活”理念之于合肥
相比较而言,目前在“中国速度”下的拆与建,让国内不同的城市像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的样板工程一样,所有的新城看起来极其相似,各自的老城区历史个性丧失全无。在这种
历史背景下,我们急需要“灵魂跟上我们的脚步”,尝试着把“慢生活”这一思想观念理念引入城市生活或者城市的某个局部地区,比如经历急剧变化中的老城区。
合肥是一个相对而言生活成本不太高的省会城市,很多人在如今高压的环境下喜欢或者向往这样慢悠悠的亦南亦北的生活,这种时下很提倡的“慢生活”理论本文倒认为恰是合肥城市更新的一个特色依据和方向。且合肥目前城市建设的重点依然在向路桥、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新区建设上倾斜,旧城区处在缓慢改造阶段。但是“慢一步”也有其好处,可以用理性思考和经验对照,以精雕细作的方式代替”粗放型建设”。那么,设想一下利用“慢生活”理念来更新或者复兴旧城区。
二 如何在合肥城市更新中体现“慢生活”特色
一般意义上,合肥老城区的面积约5.9平方公里,以优美的环城公园为界,在这样的一个大小适中的旧城更新中实行“慢生活”城市设计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具体到城市特色设计,与“慢生活”理念相结合,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
1、慢设计
慢设计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人本主义;“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设计为谁服务,服务对象的分类,各自的需求差异是什么,而关怀所有的生命个体是设计的主旨;
2)人文理念;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最大可能地真正做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3)诗意意境:设计者带着一颗“诗心”创造出能让人静心、慢下来思考的作品在达到时间和空间的刹那永恒的同时也实现了慢设计的最终目标——诗意意境。
一个城市空间里,大到最初的城市规划,小到一个城市家具小品都无一例外需要“慢设计”。
慢食;
早在1986年,意大利记者卡洛·佩特里尼就发起了“慢餐运动”。他宣称:“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正以生产力的名义扭曲我们的生命和环境,我们要以慢慢吃为开始,反抗快节奏的生活。”在这之后,“慢食”风潮从欧洲开始席卷全球,并由此发展出一系列的“慢生活”方式,以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请慢下来,留心身边的美好。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本文衍生一下,慢食不仅仅是吃本身,还需要创造一个慢就餐的大环境。如果我们精心设计就餐的室外环境,比如从创造好的停车环境开始:开车的每个人都有被停车弄得焦头烂额的经历,这样的心情就会让“慢食”大打折扣。从进入就餐区域到将车子停到车位,从车位到就餐餐馆,这样的一个过程应该是:慢下来—停下来—慢慢享受。
以合肥老报馆为例,老报馆位于合肥的金寨路与环城南路交叉口,是老一代合肥人的回忆,原来是安徽日报社所在地,时过境迁,当初的地标建筑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美食集中地。其成功之处在于形成了一个颇具魅力的文化就餐氛围,而合肥恰恰缺少这样比较集中的具有时尚特色的美食餐厅和休闲场所;不足之处在于:1)金寨路与环城南路交叉口本身就是一个繁忙地段,这样一个区域再设计成餐饮集中区,其选址和定位值得商榷;2)改造中过高地追求容积率以及沿街面,除了必要的进入内街的口子,没有任何退让空间;3)停车的解决方式仅仅是一靠路边,二是内部有机械停车。普遍反映停车难。另外其追求的雅致的休闲空间也很难真正达到。(如图1)图1合肥老报馆餐饮区
正如现在推崇慢食的城市主张从有机食材的种植到配送,到完美地体验美食,可以带动一个完整的营销产业链,从而有比较好的经济收益。当然这也需要一个有组织的宣传,运作,从而达到产、销、食良性的循环。
3、慢行
科学设计一套慢行系统。快行交通满足了城市工作这一功能,让城市变得节奏快而有活力,而慢行交通则是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