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课 享誉世界的手工业 中国是一个瓷器大国。“CHINA”不仅是英语单词“中国”的拼写,又是“瓷器”的拼写。中国瓷器享誉世界。那么,中国制瓷业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呢? 合作探究3 发展与创新是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法宝。只有做到与时俱进,善于学习先进技术,敢于创新和突破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始终处于时代前列。 四、纺织业的发展 古希腊人把中国叫做“赛里斯”,即“丝绸之国”。在古罗马,凯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购买丝绸。后来上等丝绸每磅竟值黄金12两,迫使皇帝下令禁止皇家穿用丝绸。我的眼里只有你——丝绸使西方对东方痴迷不已。 黄道婆 黄道婆,又名黄婆,我国元代著名的棉纺织革新家,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华泾镇)人。元贞年间,她将在崖州(今海南岛)生活三十余年所学到的纺织技术进行改革,制成了一整套扦、弹、纺、织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纺纱效率。在织造方面,她用错纱、配色、综线、花工艺技术,织造出有名的乌泥泾被,推动了松江一带棉纺织技术和棉纺织业的发展,使松江在当时一度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对当时植棉和纺织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黄道婆被尊为我国纺织业的始祖。 合作探究2 原因(1)日用品与艺术品的结合。(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产品集内质美、造型美、色泽美于一体,传到海外,备受珍视。它广泛应用于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且通过物的交流,给世界人民带去了美的情趣,传播着绚丽多彩的中国文化。)(2)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向海外输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3)古代封建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品的方式,加强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如瓷器赠品成为和平、友好、吉祥的化身。) 明清 元朝 明清 宋朝 唐朝 西汉 西周 商朝 宋朝 棉纺织业 丝织业 距今四 五千年 成 就 时期 行业 纺织业 新石器时代原始纺织业出现 最初原料:麻和葛 麻 葛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与丝织有关的甲骨文字 嫘祖 《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她发明了养蚕,为“嫘祖始蚕”。 素纱单衣 素纱单衣,1972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 一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这件“单衣”如果除去袖口和领口较重的边缘,重量只有25克左右,折叠后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它也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汉文化的骄傲。 南宋·刺绣海棠双鸟图 (现存辽宁博物馆) 南宋·刺绣瑶台跨鹤图 (现存辽宁博物馆) 华贵之丝·缂(ke)丝作品 苏绣 云锦 明清 元朝 明清 宋朝 唐朝 西汉 西周 商朝 宋朝 棉纺织业 丝织业 距今四 五千年 成 就 时期 行业 纺织业 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世界最早养蚕缫丝) 出现织机,多种丝织品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长安设东西织室(素纱禅衣) ;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技艺高,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品种繁多,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在苏杭设织造局,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使用花楼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棉纺织业开始发展 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 棉纺织业普及,明代后期,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家庭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发展情况 产品特点 经营方式 经营形态 政府和皇帝用物品,不计成本、不入市场 从征役制到雇募制、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 唐代前家庭小作坊,后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 从事商品生产,生产范围日益扩大 个体农户的副业活动 产品自己消费和纳税 明代前期以前一直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 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一、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和变迁 流通 方式 不在市场流通 市场 流通 剩余部分出售 ⒈冶铜业 ⒉冶铁业 二、先进的冶金技术 至16世纪以前 商周 冶铜技术 成 就 南北朝 东汉 西汉 西周晚期 冶铁 炼钢 原始社会晚期 时期 行业 冶金业 司母戊鼎 1.33米 1.1米 司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 鼎重832.84公斤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四羊方尊 商晚期的贮酒器。原器1938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