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县雷电灾害分析及防御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安县雷电灾害分析及防御对策.doc

万安县雷电灾害分析及防御对策   【摘要】:依据气象资料对万安县的雷电时空分布和灾害特点以及境内发生的典型雷电事故事例进行分析,并提出防御雷电灾害的对策。得出了以下初步结果:①万安县年雷灾次数与年雷暴日数基本一致,呈1年高1年低或2高1年低的趋势;②雷灾多发生在城市,其事故数量及经济损失远远超过农村;③万安的雷灾密度中心有两个:即县城西北部和西南部,潞田镇-韶口乡和弹前乡-夏造镇一带;④雷灾人员伤亡主要发生在农村,户内是主要发生环境,雷灾死亡数与死伤数之比户外远高于户内。      【关键词】:雷电灾害;雷电时空分布特征;防御对策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重大雷灾事故频繁发生,雷电灾害已成为气象主要灾害之一,万安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近几年万安县雷灾频繁,据统计,多年平均雷暴日数为65天,初雷暴日年平均是在2月26日,终雷暴日年平均是在10月24日,初终间隔日为241天;属雷电多发区,其中每年的6-8月为该县雷灾高发期(占80%)。本文对万安县雷灾事故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些防御对策,以期对该县今后的防雷减灾工作有一定的意义。   1万安县雷电灾害的基本情况   万安县年平均雷暴日数 65天,一年四季均有发生雷暴的可能,属雷暴多发区,其中 6~8月最多,占 80%。据不完全统计, 2001~2011年万安县共发生雷灾 35宗,造成 8名人员死亡。仅 2005-2011年因雷暴天气造成的雷电灾害就达 35宗,累计造成7人死亡,4人受伤。         1.1万安县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A、时间分布特征   ①年分布:万安县年地闪分布呈现先高后低,2007年地闪66014次,出现峰值;2008年下降,趋于平缓。   ②月分布:万安县雷电主要分布在4~9月,其中6~8月最为集中。   4~9月发生地闪5000-15000次,平均地闪分别为3507次和1343次;5-8月发生地闪20000-60000次,平均地闪分别6797次,14054次,5618次和7629次。   ③时分布: 2004~2009年万安县地闪时分布总体呈抛物线特征。地闪从13时开始迅速增多,16时达到最大(17368次),然后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14时~18时,占总数48.2%,该时间段内,每个时段的平均地闪数大于1万次。   ④空间分布特征   图2为江西省2004~2007年年平均地闪分布图,万安县年平均地闪为高密集区,年平均地闪大于10000次。         从雷电活动玫瑰图(见图3)可以看出,万安县雷电的主导方向为SW,次主导方向为W,从近几年发生雷灾事故分析,多为以上两个方向来的雷击事故较多。因此万安的雷灾密度中心有两个:潞田镇—韶口乡和弹前乡—夏造镇一带区域。   2典型雷灾事例及其发生原因   2.1建筑物无任何防雷设施造成的雷击事故在房屋建设中,以前由于相关部门对图纸监督审核的疏忽,导致防雷设施有时被忽略。加上有的市民防雷意识差,不肯花钱安装防雷装置,人为留下雷灾隐患,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野外作业人员自我防雷意识差,缺乏防雷知识,在雷雨来临时无任何雷电防护措施造成的雷击事故 2007年 6月 25日下午2点左右,一场突如奇来的雷电袭击了万安县韶口乡正在田间劳作的泥塘村村民某夫妻,不幸被雷电击倒,造成一死一伤(丈夫死亡,妻子受伤);2007年 7月31日下午4时20分左右,万安县潞田镇银塘村塔仔下,衷某在田间对水稻施肥作业时被强雷电直接击中身亡。   2.3在没有任何防雷装置的情况下,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或类似小铁塔的建筑,乱架电视天线、电源线造成的雷击事故。2006年3月22日下午14—15时左右,万安县城白云山下东南面居民户的三户居民建筑物墙体水泥被雷击落数块,附近一些居民家用电器,供电、电信线路等损毁。   2.4部分建筑物防雷设施不完善,没有严格执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使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留下永久性的隐患。 对防感应雷认识不足。大量通信、计算机系统网络等设备未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进行防雷设计,有的只安装避雷针,而没有考虑感应雷的防护。   2.5防雷设施陈旧。有的防雷设施经过多年使用,平时缺少保养维护,相当部分已锈蚀严重,有的避雷带脱落,有的接地体裸露出地面,使避雷设施失去防雷作用。      3防御对策   3.1加强防雷科普宣传,提高公众防御雷电灾害的意识和应对雷电灾害的能力通过电视、报纸等结合相关的雷灾事例进行宣传。在容易引雷的公共地方和景点挂出警示牌。安排一些防雷专家到雷灾易发区讲授防雷知识,提醒做好人身防雷安全。当处在有直击雷防护设施的建筑物内时,注意关好门窗,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