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其实是“财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其实是“财迷”.doc

孔子其实是“财迷”   孔老先生的觉悟,和我们这些无利不起早的俗人相比,并没“高大上”多少。他相信金钱的巨大作用,更是赞成用物质刺激的方式,引导人们向善。   国人中大凡学历较高者,特别是年长些的,往往会以读书人来约束自己。读书人的自律,心中似乎有不少约定俗成的铁规,重义轻利是很重要的一条,“轻利”似乎成了几千年来儒家思想最重要的传承。   我翻遍记录儒家鼻祖孔夫子的语录的宝书――《论语》,并没找到他轻看利益的只言片语,倒是发现老先生甚至有些俗不可耐的财迷特质。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这话爱财的意思很明确吧。只要能求到财富,做“执鞭之士”都愿意。 “执鞭之士”有人说是赶车的马夫,也有人说是拿着鞭子替官员赶人清道的小吏。反正不论古今,都不算太好的职业。往好里想,既然称之为“士”,怎么也能算国家公务员吧?至少是有事业编制的小车班或保卫处的小头目。   其实,职务高低都不重要,反正都是为人民服务,关键是这些职业发财机会太渺茫。老先生拔剑四顾心茫然,夜观天象掐指一算,得,还是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吧。这跟如今混迹官场的朋友,终于明白提拔无望,将时间花在个人兴趣的培养上,思想上并无太大的差别。圣人也是人嘛,比常人强不了多少。   也有人说,孔子这段话,是在宣扬富贵不可求,有“生死在命、富贵在天”的消极思想。   那夫子的另一句话,就能更清楚地表达他对赚钱的渴望,把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了。“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老先生不小心将自己和国君都架到火上烤了。   大名鼎鼎的孔老师、孔大师、孔圣人,以您学富五车的才华,居然混得“累累若丧家之狗”,难道是因为邦无道吗?可天下无道,您老人家该隐居才对,怎么又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到处寻找机会呢?看来您是在有道之邦受穷了。   好在先生给自己留了点余地,贫且贱才可耻,自己虽然穷点,收了三千弟子,很受他们尊敬的,还算有尊贵的社会地位。虽贫却贵,不至于太狼狈。   孔老夫子自己没什么本领赚钱,他也没有板着面孔装出清高像,说一些冠冕堂皇的套话来维护自己的虚荣,将学生培养成视金钱如粪土的文艺愤青。   《吕氏春秋》记载着这样的故事: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鲁国法律规定,只要在国外遇到卖为奴隶的同胞,将他们赎身回国,所有的费用都可找政府报销。学生子贡赎回同胞后,打算好人做到底,不给政府添麻烦,自己掏腰包算了。   子贡不是沽名钓誉的人,几次接到做官的邀请,他都婉言谢拒了。作为一位成功的商人,这几个钱对他来说,基本就是九牛一毛。他这么做的目的,是想做个高尚的、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充满仁爱之心的德道楷模。   谁知老师知道后,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地将他狠狠训了一通。为什么挨训?还不是因为做了好事不去领钱,还写在日记里到处显摆。   臭小子,闯了这么大祸,你还挺得意是不?你要做圣人?好事呀!想移风易俗?俺也支持呀!可你不能挡了广大俗人的财路吧!更不能断了海外侨胞的活路吧!   不去报销,谁最高兴?当然是政府官员,他们巴不得全国人民都不来报销才好,这就能不花钱多办事了。   现在终于出现你这么个典型了,宣传衙门、主流媒体派出的资深记者蜂拥而至,挖根源、抓典型,树新风,在全鲁国开展“学子贡、爱国家、爱同胞的奉献精神”的运动。你倒是出了大名,却害苦了那些漂泊在国外当奴隶、受洋罪的兄弟姐妹。   子贡当然不会服气,俺明明是免费救人,怎么成害人了?老师,您是不是昨晚喝了劣质酒,现在还没清醒呀?   大师就是大师,狂风骤雨的批评过后,就是和风细雨的促膝谈心了。   你说,到处都在宣讲你的先进事迹,谁要再去找政府报销赎金,那不就成了自私自利的落后分子了?别说街坊邻居瞧不起他,争取进步的孩子们都会跟他划清界限。   “那还不好?咱们为政府排忧解难,人人都奉献一点爱,每个鲁国人捐助一个同胞,失散在海外的亲人就都回来了。”子贡眼中射出的光芒,充满了无比圣洁的憧憬。   美死你!给你点根蜡烛,你还当灿烂阳光了。前几天让你仔细读张帆老师《人人都是经济人》那篇文章,你肯定没认真读,罚你放学后抄10遍。文章怎么说的?大家做决定时,至少要算计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这是人的天性,无可厚非。谁也没本事让大家违背这个天性。   这样的话,最后的结果就是,绝大多数人既不想当反面教材,又不愿意花自己的钱救人。只能多一事不如少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