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花苜蓿+无芒麦混播群落种群生理生态和稳定性研究.pdf

杂花苜蓿+无芒麦混播群落种群生理生态和稳定性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杂花苜蓿无芒麦混播群落种群生理生态和稳定性研究

Y 937431 中文摘要 本项研究,在农牧交错带典型地段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内蒙古民族大学农业试验 站进行。从2003~2005年的三个生长季进行了不同杂花苜蓿品种+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种 群生理一生态特征及种群竞争研究以及施肥和刈割对混播群落生理一生态特征的影响 及稳定性调控研究。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讨混播草地的生理一生态特征,研究和筛 选不同苜蓿品种与无芒雀麦混播的最佳组合以及施肥和刈割调控措施。经过三年的研究 得出如下主要结果: 1、 杂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群落随着草层年龄和刈割次数的增加,苜蓿在混播草层中 的产量组分比递增,而无芒雀麦产量组分比递减。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群落为不稳定群 落,只有在适宜的人工调控下才能保持组分相对稳定。施氮肥和钾肥可以提高混播群落 中无芒雀麦的产量组分,降低苜蓿的产量组分。施磷肥可增加苜蓿的产量组分,降低无 芒雀麦的产量组分。 2、混播降低了苜蓿的草层高度和春秋二季的生长速度,增加了无芒雀麦的草层高度和 生长速度,在三年龄草层中表现更为明显。混播草层总产量低于同种苜蓿的单播草层(平 均低22.O%)。混播革层最高生物量到达时间晚于单播草层。 3、 草层生物量的净积累主要发生在生育前期(5月20日~7月9日),单播和混播草 层中杂花苜蓿的AGR和RGR高于敖汉苜蓿。同种苜蓿混播与单播草层生物量快速积累 期相同,不同种群生物量快速积累期有所差异。苜蓿在孕蕾至初花期、无芒雀麦在拔节 麦地上部生物量的积累和对地上部资源的竞争力,降低了地下生物量的积累,使无芒雀 麦的生产潜力下降。 4、苜蓿在初花期、无芒雀麦在抽穗期光合速率最高。在苜蓿孕蕾期、无芒雀麦孕穗期 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混播提高了无芒雀麦的茎叶比,降低了苜蓿的茎叶比。混播草层的 LAl低于同种苜蓿的单播草层。 5、不同生长年龄的草层,地上总糖含量的变化动态不同。一年龄苜蓿草层地上部总糖 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在秋末总糖含量最高。无芒雀麦草层总糖含量呈上升一下降趋势, 在9月初达到最高,之后降低。二年龄草层中苜蓿和无芒雀麦地上部总糖含量均呈双峰 型,第一个峰值出现时间相同,均出现在6月初(苜蓿初花期一无芒雀麦抽穗期),第 二个峰值出现时间不同,无芒雀麦出现在9月上旬,苜蓿出现在秋末。7月初2种牧草 地上部总糖含量最低。 6、苜蓿草层根系总糖含量变化动态呈双峰型,不同品种第一个峰值出现时期不同,其 中单播甘农l号苜蓿和草原2号苜蓿第一个峰值出现时间(7月初)早于草原3号苜蓿 和敖汉苜蓿以及混播苜蓿(8月初),混播延迟了根系总糖含量的峰值期。第二个峰值均 出现在生长季末(9月25日)。苜蓿根系总糖含量在孕蕾期和果后营养期较低。无芒雀 f£亡r:0 麦根系总糖含量出现三次高峰,单播草层第一个峰值出现时间早于混播草层,后二个峰 值出现时间相同,均出现在成熟期(8月初)和生长季末(9月25)。混播无芒雀麦根中 总糖含量在7月初和9月初出现二个低谷。 7、无芒雀麦和苜蓿地上部含N量随物侯期的推移呈递减趋势,单播与混播变化趋势相 同。苜蓿和无芒雀麦根系含氮量均在生育前期较高。牧草进入生殖生长后,根部含氮量 下降;牧草结实后根部含氮量又上升,生长末期含氮量下降。混播提高了无芒雀麦地上 部和根系的含N量。施N肥能提高无芒雀麦的含N量,而对苜蓿N素含量影响不明显。 施磷肥降低了无芒雀麦的含N量,而对含P量影响不明显。施P、K肥能提高苜蓿的含 N量。 8、单播无芒雀麦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单播苜蓿草地(高15.81%),但差异不显著。 草种组成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影响明显。土壤速效氮含量顺序为单播苜蓿草地混播草 地单播无芒雀麦草地,但差异不显著。在0~20em土层中,单播无芒雀麦草地土壤速 效P、速效K含量最高、其次是混播草地,单播苜蓿草地最低。 9、杂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群落在春秋二季种间无干扰(RYTI),但仍存在种间竞争, 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曹蓿+无芒雀麦混播群落中。光资源竞争是种闽竞争的关键, 温度对种间竞争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夏季较高的温度减弱了无芒雀麦的竞争力,增强了 苜蓿的竞争力。夏季是混播草层中无芒雀麦种群消亡的关键时期,因此也是混播草层管 理、利用的关键时期。甘农l号苜蓿+无芒雀麦群落种间相容性较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