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对小鼠肠杆菌性腹泻防治机制的研究.pdfVIP

四君子汤对小鼠肠杆菌性腹泻防治机制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君子汤对小鼠肠杆菌性腹泻防治机制的研究

摘 要 本试验主要探讨四君子汤煎剂防治小鼠大肠杆菌性腹泻的作用机制。试验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建立动物腹泻模型,将试验小鼠分为预防组、治疗组、自愈组 和空白对照组,攻菌小鼠每只腹腔注射 2.6 亿大肠杆菌 O101 诱发腹泻。预防组提前 5d 开始用四君子汤煎剂灌胃直到试验结束,每次灌服0.5mL ,早晚各一次;治疗组: 造模后开始用四君子汤煎剂灌胃,早晚各一次;自愈组,仅用大肠杆菌进行造模;空 白对照组,四君子汤煎剂和大肠杆菌肉汤悬液均用生理盐水代替。每天观察小鼠的临 床症状,各组剖检3 只小鼠,观察记录剖检变化,应用常规切片技术、电镜技术对各 组小鼠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超微结构变化进行观察,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 PCR 方法对小鼠的肠粘膜修复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 试验结果如下: 临床症状:自愈组、治疗组和预防组小鼠攻菌后8h 左右出现腹泻症状,小鼠精 神沉郁,倦怠,饮食量减少,被毛逆立,腹式呼吸,排黄色稀便,眼睑红肿,有分泌 物流出,96h 后,症状有所好转并逐渐恢复;与自愈组相比治疗组小鼠腹泻率较低, 临床症状较轻;预防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小鼠腹泻率显著降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空白对照组小鼠未见异常。 剖检变化:攻菌后,小鼠肝脏、肾脏、脾脏肿大,十二指肠有散在出血点,肠壁 变薄,肠管内充满黄色稀薄的内容物,胆囊充满胆汁,胃鼓气严重。120h 后,剖检 变化较轻;治疗组在96h 后剖检变化不明显;预防组小鼠病变明显减轻,肝脏、肾脏、 脾脏病变消失,十二指肠出血点减少;空白对照组剖检未见异常。 病理组织学变化:小鼠攻菌后,小肠绒毛断裂,绒毛上皮细胞肿胀,部分坏 死脱落,粘膜下层充血水肿,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数量增多,肠腺变性明 显。120h 后,病变有所减轻并逐渐恢复。与自愈组相比治疗组杯状细胞数量变化不 显著,120h 后病理变化逐渐减轻;预防组杯状细胞数量和粘膜下层充血水肿变化不 显著,96h 后逐渐恢复;空白对照组肠道组织结构正常,绒毛排列整齐,肠腺轮廓清 晰。 超微结构变化:扫描电镜显示攻菌后,绒毛肿胀,杯状细胞形态异常,数量增多, 顶端微绒毛肿胀脱落,排列杂乱稀疏。96h 后,绒毛结构逐渐恢复;治疗组较自愈组 病变较轻;预防组超微结构病变较轻,微绒毛排列紊乱,无脱落现象,72h 后逐渐恢 复;空白对照组小肠粘膜绒毛高度一致,排列整齐,微绒毛分布均匀致密整齐,杯状 细胞数量、形态及分布均正常。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攻菌后,粗面内质网扩张形成许 多小空泡,存在胞吐现象和吞饮小泡。上皮微绒毛排列紊乱。线粒体空泡化,嵴和膜 消失。杯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粘原颗粒;96h 后,超微结构病变好转并逐渐恢复;治 疗组与自愈组基本相同,预防组超微结构病变较轻;空白对照组小肠吸收上皮细胞微 绒毛排列整齐,线粒体结构正常,细胞器完整。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腹泻初期,预防组、治疗组和自愈组较空白对 照组PCNA 、TGFβ1 表达量增加,其中预防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 粘膜细胞修复相关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腹泻初期,预防组、治疗组和自愈组 TGFβ 、EGFR 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 <0.01 ),其中预防组,治疗组与 1 自愈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 结论:预防组小鼠在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电镜观察等方面 结果均显示四君子汤预防效果显著。预防组粘膜修复基因 PCNA 、EGFR 、 TGFβ1 的表达量明显增加。结果表明四君子汤对小鼠大肠杆菌性腹泻的防治效果可能与调控 粘膜修复基因PCNA 、EGFR 、TGFβ 的表达密切相关。 1 关键词:小鼠;腹泻模型;四君子汤;小肠粘膜;超微结构;修复基因 The study on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Si jun zi tang on E.coli-induced Diarrhea of mice Master Candidate :Cao Lingzhi Specialty :Basic Veterinary Sciences

文档评论(0)

chengben002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