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环境公益诉讼.doc
浅析环境公益诉讼
摘 要:随着工业文明发展,环境污染已经越来越严重,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环境公益诉讼从理论研究层面上找寻出了解决环境纠纷的措施,在实践中国外一部分国家也进行了环境保护法制改革。但我国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因此文章首先对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其次分析了我国当前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纠纷的法律漏洞。最后总结了完善我国法律中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以及弥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公共利益; 环保法庭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环境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或法人,出于保护全人类公共利益目的,针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及个人的不当或违法行为,在致使得环境已经受到或可能受到损害的情势下,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一般来讲,当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企业的行为造成的,而且因为环境破坏所遭受损失的主体更不是某一个人,甚至不是某一个区域的人,那么按照传统的诉讼制度要求确定原被告的身份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公益诉讼的原告人即提起公益诉讼的人,可以是任何组织和个人,只要认为公共环境利益受到侵害,都可以作为公益诉讼人。这样的规定使得普通市民拥有了环境司法救济的权利,大量的破坏环境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通过起诉、审判的方式被批露,有效制约社会权力滥用。
(二)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具有公益性
公益性又被称为非直接利益相关性,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和与传统诉讼的原告不同,不以实现私人利益为目的,其所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也就是说原告起诉的原因并不是自身利益遭受损失,而是公众的利益遭受不法侵害。例如,一个渔民因为企业的污染导致自己无法从河里捕鱼而起诉该企业,那么这种起诉只能是传统意义的诉讼,但是如果是一个律师发现这种现象而到法院进行起诉,那么这种就可以称之为公益诉讼,即起诉主体和所实现的利益没有直接相关性,原告仅仅是为了公众利益而起诉。
(三)环境公益诉讼的功能具有预防性
当前的自然环境在人类的破坏下,可以说是非常脆弱的,大自然一旦遭到破坏,事后补救是非常困难的,而想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既可以是为了已经遭到侵害的环境利益,也可以是尚未发生的损害。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环境,从这一点上来讲环境公益诉讼具有预防性功能。
二、我国现行环境侵权诉讼制度存在的缺陷
(一)环境诉讼中原告主体资格过于严格
我国目前存在的环境民事诉讼和环境行政诉讼均属于私益诉讼,即原告起诉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更不是出于保护环境的目的。因此,将主体资格仅限定为直接的利害关系人,将会导致环境的公共利益在受到损害的情况下无人问津,即使有人关注也因没有诉讼主体资格没有办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虽然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可以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但是法律界定确实相当模糊,并没有明确怎样的机关组织可以进行诉讼。
(二)现行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不利于环境诉讼
我国法律规定的民事诉讼时效一般为2年,最长为20年。但由于环境侵权过程的复杂性,损害结果的渐进性和潜伏性,为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环境保护法》将环境诉讼的诉讼时效延长为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3年内。然而,对于环境污染所产生的后果,别说是3年就是20年的保护期限也可能远远不够。因此,笔者认为,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应当取消环境公益诉讼时效的限制,使得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能收到法律的追究,也可以减少致害人逃避法律惩罚的侥幸心理。
(三)损害结果的认定不利益环境诉讼
因为环境污染对在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们所造成的损害方式复杂多样,且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所以损害的结果一般都是无法确定和计算的。这一点在环境公益诉讼中表现的特别明显。这样的现实暴露出来了当前环境公益诉讼的一个很大的难点--即无权威的认定结果,而法院在判决的时候也没有一个既定的标准。最终就会导致对损害结果赔偿的很少。
(四)事后补救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环境诉讼
大自然在经历了这么多的破坏后,已经变的非常的脆弱,自然生态平衡也遭到破坏,如果一旦彻底失衡则是不可逆转的。因此这一特性决定了当前我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应当走预防之路,而不是事后救济之路。事后补偿以损害结果的发生为前提,如果自然生态平衡遭到彻底破坏,那么事后什么补救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这样的行为甚至只能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三、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建议
(一)放宽原告诉讼主体范围
既然是公益诉讼,就应当放弃传统民事诉讼中的直接利害关系的规定,允许没有直接利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5 We’re family第2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度-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教育教学设计: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马伟)2016-3.doc VIP
- 塞斯纳172飞机起落架系统可靠性分析.docx
- 《WPS办公与应用》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 DDS软件-AMADEUS5.doc
-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pptx VIP
- 以色列DDS门禁系统Amadeus5技术培训使用手册.pdf
- 说明分析柏林广场b21绿宝书.docx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 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核(培训)演示文稿.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