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三峡库区旅游业环境影响研究
摘要
三峡库区旅游业的环境影响研究
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博士研究生秦远好
指导教师谢德体教授
魏朝富教授
中文摘要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旅游业的环境影响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学者们在不同
地区运用实证法和定性描述法就旅游业对不同环境系统(如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或某一环
境系统中某些因子的影响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但目前仍少有学者就某一地区旅游业对自然
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该地区居民对旅游业环境影响的心理响应展开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探
讨在旅游业的环境影响作用下旅游地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起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旅
游业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鉴此,本研究以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验分析、现
场调查、比较研究、模型模拟等多种方法,全面系统地剖析了旅游业对三峡库区自然环境、经济环
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探讨了三峡库区居民对旅游业环境影响的心理响应水平.构建了三峡库
区旅游业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体系以及旅游业环境影响的控制系统。
(1)旅游活动对三蛱库区的水环境、土壤生态环境、植物及其生境的消极影响明显。①旅游
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三峡库区旅游用水需求的膨胀,加剧三峡库区水资源供应的紧张局势;旅游生活
污染量的增加,加重三蛱库区污废处理设施的运行负荷和水体质量恶化的潜在威胁。三峡库区旅游
者人均耗水量为290L/d,是当地城市居民的人均生活综合用水量的1.23倍l过夜游客的日均用水量
是当地城市居民生活综合用水量的1.55--.12.27倍,不断增长的旅游用水需求势必加剧三峡库区旅游
城镇尤其是没有江河水源补充的山地旅游区水资源供给的紧张局势。旅游者人均产生的生活污水超
时其增长速度大超过当地城市居民的增长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污废处理设施的运行负荷。大
量分散而无法搜集或者目前尚未采取任何处理措施的旅游废弃物和直接排入江中的旅游船舶废弃物
是三峡库区最具有威胁力的水体污染源。②旅游活动的冲击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因
子。随着旅游活动强度的增加,土壤硬度、容重和pH值呈逐渐上升趋势,土表的枯枝落叶层、腐
殖质层、土壤的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全氨和碱解氮则呈逐渐减少趋势。土壤的全磷、有效磷、
全钾、速效钾等因子的增减变化与旅游活动强度的增减没有对应关系.对旅游活动的冲击缺乏响应。
地理环境因子坡度与土壤硬度、容重、DH值呈负相关,与枯枝落叶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孔隙度、
含水量、有机质、全氮、碱解等呈正相关。坡向与土壤硬度、容重、pH值呈正相关,与枯枝落叶层
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等呈负相关,因为这些地理环境因
I
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子是决定某一区域的旅游活动强度大小的重要因素。③游憩活动是干扰旅游区各类植物生长发育状
况的首要决定因素。旅游活动强度与游道附近植物的物种数、乔木的高度、膊径、冠幅,乔下植被
(灌木、草本)的盖度,高度和完整度等评价因子之间具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性。游客对植物的刻
画伤害行为与坡度、坡向、树干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离游道边缘的距离等因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坡度较小,地势平缓,坡面向阳,树干表面平滑、离游道近的植物受到游客人为伤害的程度比坡度
大、地势陡峭、坡面背阴、树干表面粗糙、离游道远的植物更为严重。
(2)在三峡库区,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效应比较明显,其中间投入率为53.92%.产业影响力为2.25,
被确定为三峡库区重点培育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和第三产业中的核心产业,并在局部范围内改变了
旅游地原有的产业结构与布局以及旅游地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固有的生活方式。旅游业的发展促
进了三峡库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引起了民族文化庸俗化、商品化和传统文化价值观退化现象:
在一些管理措施不力的旅游区,游客对历史文化遗迹的损毁现象较为严重。
(3)绝大多数兰蛱库区居民对旅游业在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方面的积极影响知觉强烈,
赞同度高。对旅游业在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方面的消极影响知觉不明显,多持中立或反对态
度。充分肯定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