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小麦核心种白粉病、赤霉病抗性鉴定及小麦品种川农17的生理遗传研究
摘 要
培育抗性品种是防治病害的有效措施之一,而优良的抗性资源是培育小麦
抗性品种的物质基础。本研究对219份中国小麦核心种质进行了赤霉病和白粉病
抗性鉴定。对赤霉病的抗性鉴定发现:成功鉴定的43份材料都表现为高感,没
有发现抗性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鉴定发现5份材料(乌江草、白芒麦、咸农
39、火麦、木宗卓嘎)表现为免疫,占2.28%;7份材料(百农3217、毕麦26、
苏麦3号、敦化春麦、青春28、04洛7616、紫秸红)为近免疫,占3.20%;以及
高抗的材料18份,中抗的材料9份。进一步分析发现,来源于黄淮冬麦区的抗
性材料所占的比例最高,占25%;来自华南冬麦区和新疆冬春麦区的抗性材料比
例相对最低。同时对这些优良的抗性材料在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
深入分析。
黑麦染色体lR的短臂在对小麦的产量和抗性改良上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对其F2代的农艺特性、光合特性等进行调查,并用位于1RS上的黑麦特异引物
对F2代植株的DNA进行PCR扩增并电泳,从而鉴定其不同个体的基因型。探
讨了具有1RS易位的品种的遗传特性,从而为1RS易位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参
考。通过对分离世代的1BL/1RS易位系群体和非易位系群体光合性能和农艺性状
的比较可知:1BL/1RS易位能显著提高小麦的千粒重,从而提高单株产量;从分
离世代的1BL/1RS易位系群体和非易位系群体的光合性能的变化情况来看,除
Ci之外,1BL/1RS易位系群体的Pn、Gs和Tr均明显高于非易位系群体。
关键词:小麦,核心种质,赤霉病,白粉病,1BL/1RS易位,光合作用,农艺性
状
Abstracts
USeresistantcultivarsisthemost
To and effectivemeasurement
develop
excellentresistance resourceis
diseases.And genetic thebasisof
controlling
ofnewresistantcultivars,Inthe 19 of
the
development study,2genotypesconsisting
setofChinesewheatcore toscreentheresistanceof
collection,were
employed
showedthatthe43
mildewandscab.Theresults
powdery genotypesaccomplished
identificationwere toscabandnooneshowedresistancetoit.The
susceptible
highly
resultsofresistanceidentificationto mildewwererecorded0-4rank
powdery by as
theinfection resultshowedthat5
type.The genotypesincludingWujiangcao,
39,Huomai,and 2.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溴虫腈微囊悬浮剂的研制.pdf
- (1-取代苯并唑-2-基)氰基肟醚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pdf
- 1,3-二氯丙与二甲基二硫作为土壤熏蒸剂的应用技术研究.pdf
- 2-氰基丙烯酸新化合物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与作用机理研究.pdf
- 20%毒死蜱微悬浮剂制备及质量检测方法研究.pdf
- 5-甲基-1,,3-噻二唑甲酰脲和双酰肼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pdf
- 7种可遗传生殖控型共生菌在榕小蜂中的感染情况研究.pdf
- a-(n-硝基n-芳基)氨基酸乙酯脲类化合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其3d-qsar研究.pdf
- am真菌对菌根物和非菌根植物种间竞争作用的影响.pdf
- am真菌对西瓜枯萎病的效应及其机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