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制杀菌剂唑菌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摘要
摘 要
究院研制开发的strobilurin类杀菌剂,前期研究发现其对稻瘟病在室内和田间条
件下都有出色的活性,并且优于商品化药剂三环唑、氟环唑和嘧菌酯等。鉴于
唑菌酯对稻瘟病菌的高活性,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在国内外未见文献报道,为了
明确该药的作用机制,为该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论文在离体和活体
杀菌谱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唑菌酯对稻瘟病菌的物理作用方式、生物学作用方
式和生化作用机理。考虑到strobilurin类杀菌剂具有高的田间抗药性风险,本文
初步研究了唑菌酯与其他类杀菌剂的协同作用。
离体试验结果发现,唑菌酯对测定的25种病原菌中的lO种有出色的生长
抑制作用,其EC50在lrtg/ml以下,它们分属于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室内
活体试验发现,该药茎叶保护处理防治黄瓜灰霉病(子囊菌)、黄瓜霜霉病(卵菌)、
水稻稻瘟病(子囊菌)、水稻纹枯病(担子菌)和小麦叶锈病(担子菌)也具有很好的
防治效果。离体和活体研究结果表明,唑菌酯属于广谱、高效的杀菌剂。
根据稻瘟病菌的病害侵染循环,离体条件下研究了唑菌酯对稻瘟病菌多个
生长阶段和侵染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唑菌酯不仅可以抑制稻瘟病菌的茵丝生
长、孢子萌发、芽管伸长,还可以影响附着胞的形成、延缓附着胞的侵入、减
少孢子的产生量。此外,唑茵酯还可以影响稻瘟病菌的菌丝形态,导致菌丝扭
曲。本研究还发现,唑菌酯在活体条件下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活性以及一定
的铲除活性。生物学作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唑菌酯能被水稻叶片吸收,并在
木质部和韧皮部中输导,但不能被根部吸收。
唑菌酯对稻瘟病菌线粒体呼吸作用影响的研究表明,7.5ng/ml唑菌酯可以强
烈抑制亚线粒体中NADH的消耗,且抑制效果优于嘧菌酯和醚菌酯;交替氧化
酶对唑菌酯活性影响的研究表明,唑菌酯对组成型表达交替氧化酶(AOX)的黄瓜
灰霉病菌活性较低,但在SHAM的协同作用下其活性则可以大大提高;研究还
发现,嘧菌酯与SHAM协同处理灰霉病菌16h后抑制作用与嘧菌酯单独处理时
差异不大,但相同情况下唑菌酯和SHAM的联合抑制作用则明显的强于唑菌酯
单独处理。由此可见,唑菌酯和其它strobilurin类杀菌剂一样可以抑制稻瘟病菌
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本文初步推测它作用于线立体呼吸链复合物Ⅲ的Oo
V
摘要
位点。
唑菌酯与其他杀菌剂复配制剂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将浓度
病菌,各比例下混剂的增效比均在1左右,协同作用在此范围内主要表现为相
加作用。离体条件下,将浓度分别为15I_tg/ml和5肛g/ml的唑菌酯与异菌脲,在
1:20.20:1间进行混用防治黄瓜灰霉病菌,各比例下混剂的增效比均在1左右,
协同作用在此范围内主要亦为相加作用。
本论文的研究表明,唑菌酯是高效、广谱的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剂,
由于其具有多作用阶段、多作用方式及良好的内吸输导等特点很可能在将来成
为防治稻瘟病菌的又一特效药剂。
关键词:唑菌酯、稻瘟病菌、杀菌谱、作用方式、作用机理
Vl
Abstract
Abstract
anovelstrobilurin
code:SYP-3343)is fungicide
Pyrazoxystrobin(experimental
ResearchInstituteofChemical laboratory
byShenyang Industry,theearly
developed
andfieldstudiesrevealed had on
that,pyrazoxystrobingoodefficacyMagnaporth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