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草甘膦转基因豆生物测定方法的研究
摘要
摘 要
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极大地提高了农田除草效率,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转基因大豆的生态安全性、抗性基因的流向和由此引发的食品安
全性问题则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争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因此,建
立完善的转基因大豆检测方法对于我国的大豆育种研究、环境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等有重要
的意义。
目前关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检测方法主要集中在分子检测法和田间(温室)整株鉴
定法。前者由于仪器、试剂要求精确,成本较高,专一性强,且只是针对靶标基因进行检测,
并不能验证靶标基因的表达与否;后者虽然直观准确,但所需时间比较长、工作量大,且易
受季节影响。
本研究针对目前的的研究现状,利用除草剂生物测定技术,构建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生物生化测定方法;并且对检测指标、该方法适用的不同培养条件、温度等进行了深入的研
究,同时辅以田间表型鉴定和分子检测手段对方法进行了验证。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一、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生物测定方法的建立
1、在26℃、持续黑暗培养72h,以大豆萌发过程中草甘膦对下胚轴抑制率为检测指标,
建立了检测转基因大豆的生物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下胚轴抑制中浓度为
1620.86.2269.33mg扎i./L1非转基因大豆的下胚轴抑制中浓度为78.04-97.43mg乱i几,二者
a.
有显著性差异。因此,为方便快速,在各自95%置信区间内.确定快速甄别剂量为100mg
i几,或者2000i11..i./L,在此甄别剂量下可以有效区分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
mg
2、依据生物测定的方法,建立了以莽草酸积累量为指标的生物化学检测方法:即在100
mg
乱i.几(非转基因大豆的抑制中浓度)下,非转基因大豆的莽草酸积累量约为1237.7FW,
ug/g
转基因大豆的莽草酸积累量只有64.61ug/gFW,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可以有效地鉴别转
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
3、利用生物和生化测定方法,对样本龙抗630、绥10-6047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龙抗630和绥10-6047为转基因大豆,确定剧强镕基因已经成功转入大豆体内。并且获得表
达。田间表型鉴定表明龙抗630、绥10—6047为高抗草甘膦大豆,同时分子检测结果表明两
份大豆为阳性。三种检测结果相互印证,证明生物生化测定方法可行。
二、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建立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
l、受到草甘膦胁迫时,莽草酸途径是主要的靶标途径。转基因大豆因其转入了EPSPS
基因,表现了此生理途径不受影响,莽草酸的积累量较小,从而能够在较高浓度的草甘膦水
培条件下正常的萌发生长,而非转基因大豆则没有此能力。
2、受到草甘膦胁追时,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的GSTS活性有显著性差异,表明
fiSTS参与了大豆体内的解毒代谢作用,是大豆产生抗性的“解毒代谢层次”的重要原因。后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论文
期随着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活性逐渐减弱表明其解毒代谢能力是有限的。
3、在抵抗草甘膦的胁迫过程中,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体内SOD、POD活性虽然
在最初有上升,但二者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这种机制其并不是抗性产生主要原因。可
能是由于大豆受到“除草剂逆境和水分逆境”的胁迫而诱发了自由基和活性氧等有害物质的产
生,进而引起了SOD、POD活性的增加,是一种本能自卫反映,起到一个协同抗性的作用。
三、检测方法的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运用生物测定方法较为快捷的检测了7个杂交后代品系,结果表明其大豆品种抗性程度
明显比杂交亲本提高20—30倍,鉴定为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表明EPSPS基因转入成功,与
分子检测结果相符。
关键词生物测定;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检测;杂交大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1课 家居清洁与整理技巧 课件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初中劳动技术八年级下册.pptx VIP
-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docx VIP
- T_WSJD 18.14—2021_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因素测定煤焦油沥青挥发物、焦炉逸散物中苯溶物的称重法.pdf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字帖.pdf VIP
- 湘2017J907 居住建筑节能65%围护结构构造图集.pdf
- 交通局交通安全培训.pptx VIP
- 西南财经大学答辩通用PPT模板.pptx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近代文学》教学大纲.pdf VIP
- 2024美妆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