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高粱茎秆采后理特性及乙醇发酵工艺研究.pdf

甜高粱茎秆采后理特性及乙醇发酵工艺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甜高粱茎秆采后理特性及乙醇发酵工艺研究

甜高粱茎秆采后生理特性及乙醇发酵工艺的研究 摘 要 本研究以新疆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高粱新品种-新高粱3号和4号甜高粱茎秆为试验材料,研 究了甜高粱茎秆不同生长期(抽穗期、成熟期、完熟期)及采后220天贮藏期内不同贮藏方式下(去 叶立放、去叶平放、带叶立放、带叶平放、金字塔型)水份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 量、淀粉含量、纤维含量(以干基计)、失水率、呼吸强度、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的变化; 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甜高粱茎秆中的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对甜高粱茎秆发 酵乙醇的最佳发酵条件包括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初始pH 、料液比、无机盐的添加对乙醇 发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进行了甜高粱茎秆采后不同贮藏方式下整体贮藏期间的乙醇发酵试验。 结果如下:不同生长期生理指标的变化:两品种甜高粱茎秆水份、总糖、还原糖、蔗糖、果糖、葡 萄糖、总酸、淀粉、粗纤维含量均随着收获期临近逐渐增加,而由抽穗期到成熟期,各种指标含量 出现积累现象,增加幅度较大;而由成熟期到完熟期,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变慢;而蔗糖合成酶、蔗 糖磷酸合成酶在抽穗期略低,成熟期和完熟期略有回升;且在各个生长时期,3号甜高粱茎秆的各项 指标始终比4号茎秆高。贮藏期间生理指标变化:在整体贮藏期间内,所有贮藏方式下,3号和4号甜 高粱茎秆水分、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淀粉、纤维(以干基计)、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 酶含量均总体呈下降趋势,总酸含量、失水率均呈上升趋势,呼吸强度先下降后上升;而还原糖呈 “双峰”型即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同一种贮藏方式下3号甜高粱茎秆的各项指标(失水率、呼 吸强度除外)含量始终比4号茎秆高。在整体贮藏期,茎秆水分、总糖、还原糖、蔗糖、果糖、葡萄 糖、淀粉、纤维(以干基计)、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整秆去叶立放>整 秆去叶平放>整秆带叶立放>整秆带叶平放>金字塔五层>金字塔四层>金字塔三层>金字塔双层 >金字塔一层。而失水率变化则与上述趋势相反。在整体贮藏期间,整秆型茎秆呼吸强度比金字塔 型高;对于总酸来说,整秆型及金字塔型在0-130 d时呈上升趋势,整秆型在130-220 d呈整体下降趋 势,而金字塔型贮藏方式在130-220 d则呈上升趋势。甜高粱茎秆固态发酵发酵最佳工艺条件:接种 量5 %(v/w)、发酵时间48 h 、发酵温度30 ℃、料液比14:1、pH4.0 ;无机盐添加试验:添加0.3 % (NH ) SO 、0.2 % KH PO 、0.1 % MgSO 、0.1 % 纤维素酶、0.08 % 糖化酶,最终酒精度可达 4 2 4 2 4 4 7.2 %(v/v) 。 关键词:甜高粱;采后;生理指标;贮藏方式;乙醇发酵 I Studies on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s and Technology of Ethanol Fermentation of Post-harvest Sweet Sorghum Stalk Abstract The new sorghum No.3 and No.4 sweet sorghum stalk selected by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were used as the trial material, and their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content, including water, total sugar, reduce sugar, total acidity, starch,fiber,dehydration rate, respiration rate, Sucrose Synthase(SS) and 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 activity were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storage conditions (defoliation stand, defoliation lie, leaf sta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