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雄性不育的传机理及应用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苎麻雄性不育的传机理及应用研究

苎麻雄性不育的遗传机理及应用研究 博士生:丁明忠 指导教师:潘光堂教授 摘 要 苎麻(Boehmeriamvea),又称“中国草”,是我国特有的纤维作物。苎麻雄性不育 从上世纪60年代发现至今,己引起了苎麻育种工作者和相关研究者的高度重视。由 于对苎麻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尚不清楚,限制了在育种上利用。因此,确有必要进行 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促进苎麻杂交优势的研究和应用。本文采用经典数量遗传、细 胞遗传研究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通过对苎麻雄性不育的遗传特点、生理 生化基础及细胞学特征、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克隆、雄性不育分子标记的建立和杂种 优势的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对苎麻雄性不育的遗传机理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为利用 苎麻雄性不育进行杂交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合理的应用途径。获得的主要研 究结果如下: 1.苎麻雄性不育表型鉴定 通过对苎麻雄性不育及恢复系表型的比较观察,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可育植株, 雄性不育主要表现为雌花发育正常,而雄蕾瘦小,不开裂,花药干瘪,内容物很少, 无花粉散出;12.KI染色无颜色变化,雌花开放时雄蕾逐渐枯萎脱落。 2.苎麻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 对雄性不育系C26为母本、恢复系B8为父本组配的六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不育 性状分离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表明苎麻雄性不育系C26的育性受一对隐性核基因和 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属于细胞质一核基因互作不育类型,基因型为T(11r)。恢复 系B8的育性受一对杂合基因控制,且细胞质与C26不同,基因型为F(对)。 3.苎麻雄性不育物质代谢 I 通过对苎麻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代谢产物分析后发现,可溶性糖含量在相同的发 育阶段,不育系均高于其恢复系,这种差异在大蕾时期最大,不育系C26、C4分别是 其恢复系的1.91和2.59倍。淀粉含量随着花蕾发育,不育系无明显变化,而恢复系则 不断积累,中蕾时期恢复系B16含量比不育系C4高72.8%,大蕾时期恢复系B8比不育 系C26高79.6%。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花蕾发育,不育系和恢复系均逐渐下降,但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在不育系与恢复系F】花蕾中可育株含量远高于不育株。 4.苎麻雄性不育同工酶谱分析 析,POD电泳分析未发现雄性不育的特征谱带,但同工酶谱恢复系强于不育系,尤其 是迁移率为0.59的条带在各时期均表现如此。SOD电泳分析仅在功能叶中检测到雄性 不育系与恢复系在带的强弱上的差异,同样表现恢复系强于不育系,但在雄蕾发育的 各时期均无酶带显示。在功能叶、幼蕾、中蕾和大蕾时期,SOD和POD活性均表现恢 复系均强于不育系。 5.苎麻雄性不育发生时期分析 通过对苎麻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石蜡切片分析,结果显示,雄性不育发生在从 造孢细胞到四分体形成的各个阶段,不同的雄性不育系发生不育的时期和败育的原因 有所不同。不育系C4主要败育原因为无孢原细胞分化,在发育早期即彻底败育。不 育系C26主要败育时期为减数分裂期,败育形式主要为绒毡层巨大化,向内挤压小 孢子母细胞,使其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进入减数分裂,或到后期绒毡层逐渐解体,小孢 子母细胞没有进入减数分裂,最终解体。此外还观察到维管束急剧退化现象。 6.苎麻NAD7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隆了NAD7的eDNA片段,其长度为969 bp,编码322个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该 cDNA序列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油菜有98%的同源性。聚类分析显示,苎 麻NAD7基因的进化在植物中处于很古老的地位。 7.苎麻品种(系)与亲本间的遗传关系 Ⅱ 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1条引物在8份材料中共扩增出86条带,平均每条引物 扩增4.1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71个,各引物扩增出的位点数3~8个,平均可以检测到 3.4个多态性位点。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与其母本遗传距离较远表现特有的 偏父本遗传现象。 8.苎麻雄性不育特有分子标记的建立 用ISSR弓I物U835筛选到1个雄性不育特有的分子标记,对该标记进行克隆测序表 明其长度为658bp,并将此标记转化成了稳定的SCAR标记。利用此标记,对强优势组 合川苎8号自交群体进行验证,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