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辣椒疫霉对双炔菌胺抗药性风险评估及抗药性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果。据我
的研究成
料。与我
有权保留
塑皇垦盔
缩印或扫
I I I Il
||IIII II I lllllllll
Y1
摘要
辣椒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常对辣椒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生产上仍
以化学防治为主。长期单一地使用同类药剂,可能引起病原菌对药剂产生抗药性,导
杀菌剂,在国内尚未大面积应用。本研究进行了辣椒疫霉对甲霜灵和烯酰吗啉的敏感
性及对不同作用机制药剂的交互抗性、双炔酰菌胺对辣椒疫病的生物活性、辣椒疫霉
对双炔酰菌胺的敏感基线、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和抗药性生理生化机制等方面的研
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测定了河北省不同地区的64株辣椒疫霉对甲霜灵和烯酰吗啉的敏感性。结果
表明,甲霜灵对辣椒疫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so值为0.1661-27.5572
lag/mL,
最高与最低相差165.91倍,不同地区采集的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存在着很大差异,
对烯酰吗啉均敏感。对ECso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对甲霜灵的敏感性与对上述
杀菌剂的敏感性之间的相关系数很低,不存在交互抗性。
2.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双炔酰菌胺、烯酰吗啉、嘧菌酯和霜脲氰对U个
甲霜灵敏感菌株和3个甲霜灵抗性菌株的毒力;采用离体叶片法和小株喷雾法分别测
定了双炔酰菌胺对辣椒疫病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并采用菌饼靠接法测定了其对辣
椒疫病的持效期。结果表明:双炔酰菌胺和烯酰吗啉对辣椒疫霉的抑制效果较好,嘧
菌酯次之,霜脲氰最差;离体叶片法测定双炔酰菌胺10lag/mL对辣椒疫病的保护、
治疗效果分别为86.67%、60.00%;小株喷雾法测定双炔酰菌胺100
I.tg/mL对辣椒疫
病的保护、治疗效果分别为95.25%、77.81%。用药14d后100
I.tg/mL相对防效依旧
高达65.92%。双炔酰菌胺对辣椒疫霉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辣椒疫病具有很好的
防治效果,其中保护效果高于治疗效果,且持效期较长,明显的治疗效果也说明该药
剂具有一定的内吸传导性。
3.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分别采自河北定兴、藁城和山东寿光、青州等地
的1
肛g/mL之间,最高与最低相差18.4l倍,不同菌株的敏感性频率呈连续的单峰分布,
作为对双炔酰菌胺的敏感基线。
4.采用紫外诱导+菌落角变和药剂驯化的方法分别处理10个菌株,分别获得7
1.43%。通过不同抗性水平菌株对5种药剂的敏感性测定和相关性分析发现,双炔酰
菌胺与烯酰吗啉、甲霜灵、嘧菌酯和霜脲氰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8个抗性突变体在
无药的CA培养基平板上继代培养1l代后,6个突变体抗药性不能稳定遗传;2个突
变体能稳定遗传,ECso值维持在很高的水平,分别为1429.5237
以上。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研究表明:与亲本菌株相比,抗性突变体在菌丝生长速率、
致病性、产孢能力、适合度指数和竞争力几个性状方面均具不同程度的差异;抗性突
2—3 2.3
变体DX 20m和DX
F7的产孢量、适合度和竞争性均高于亲本菌株,有利于
抗性群体的形成。综上所述,辣椒疫霉对双炔酰菌胺存在中等抗性风险。因此,双炔
酰菌胺的连续使用有利于抗药群体的发展,为避免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生产上应将
其与其它无交互抗性的杀菌剂交替使用。
5.比较辣椒疫霉对双炔酰菌胺抗性菌株及其亲本菌株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
明:亲本菌株和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受NaCl和葡萄糖影响较小,且NaCl和葡萄糖
不同浓度处理后的所有菌株之间渗透压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故得知NaCl和葡萄糖
均不能为辣椒疫霉提供营养和抑制其渗透。双炔酰菌胺低浓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