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东山区水土保生态修复效果的研究
沈阳农业人学博{与}位论文
摘 要
水土流失是生态退化的主要形式和直接表现结果。我国是世赛上水土流
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国家
水利部于2000年提出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工
作思路,并于2002年在全国范围内106个县启动了水土流失生念修复试点
工程,其中包括辽东山区的新宾县、桓仁县和宽甸县。从生态学、土壤学、
植物学、水土保持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
方法,研究了不同修复年限的落叶松人工林、红松林人工林,撂荒地、低效
天然次生林和沙化蚕场等典型群落的恢复效果。探讨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
土壤恢复与植被恢复的关系,为辽东山区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
据。研究结果如下:
1.在辽东山区,封育是生态修复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措施,所研究的几
种修复方式对生态环境均有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表现在:
(1)在落叶松人工林中,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林下土壤中O.25m~
2mm的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含量增加,土壤pH值降低。随着
林龄的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提高。落叶松人工林的凋落
物蓄积量和持水总量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
(2)红松人工林中,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含量和脲酶活性随着修复
时间的增加逐渐提高。凋落物蓄积量和持水总量增加,森林涵养水源和水土
保持功能增强。
(3)天然栎林在修复期间,植物多样性和群落均匀度、林下植被生物
量增加。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含量和过氧化氢酶、转化酶、
脲酶和淀粉酶活性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土壤容重随着修复时间的延
长而降低。凋落物层的蓄积量与持水总量增加。
(4)随着撂荒时间的增加,撂荒地的林下植被生物量逐渐增加。土壤
容重降低,土壤0.25mⅢ一2m珊的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土壤pH
和土壤转化酶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土壤速效磷、土壤脲酶和土壤淀粉酶
摘费
均以最高修复年限(15
a)时为最大。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凋落物层蓄积
量与持水总量增加。
(5)退化严重的三类蚕场修复15a后,群落植物多样性、林下植被生
物量和密度均接近一类蚕场。土壤0.25唧~2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速效
氮、速效磷、土壤pH和土壤转化酶活性、脲酶活性略低于普通蚕场,土壤容
重、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pH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优于普通蚕场。
凋落物的蓄积量较高。
(6)由于土壤性能的改善,土壤抗蚀性得到明显增强。除修复时间为
40a的落叶松人工林和12
a的天然栎林外.其它几种修复措施下土壤抗蚀性
综合指数均随修复时问的延长而提高。
2.在修复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修复效果不同。
(1)当修复时间同为15a时,在撂荒地、落叶松人工林和修复蚕场中。
以撂荒地的植物、土壤性状(除容重外)恢复效果为最好。落叶松人工林的
林下植被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土壤速效氮含量低于修复蚕场,但土壤
O.25mm--2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磷、速效钾、
土壤DH和土壤转化酶活性优于修复蚕场。土壤容重的顺序为蚕场(0.98
Mg,m‘3)。
Mg.m-3)撂荒地(1.13Mg.m.3)落叶松人工林(1.34
a(34.57
凋落物蓄积量表现为落叶松人工林(110.82t·hml)撂荒地15
t.hm。)蚕场15a(19.33t·hm。)。持水总量为撂荒地(88.84t.hm矗)
蚕场(38.33t.hm五)落叶松(174.88t.hm’2)。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依次为:
抗蚀性高于人工林。耕地的抗蚀性综合指数仅为34.81,为除沙化蚕场外的
最低值。
a时.落叶松人工林、红松人工林和天然栎林三
(2)当修复时间为35
种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中,以天然栎林的恢复效果为最优。落叶松人工林的
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林下植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