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腐霉代谢产中除草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pdf

瓜果腐霉代谢产中除草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瓜果腐霉代谢产中除草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摘 要 瓜果腐霉(Pythium 广,可引起多种植物的猝倒病和瓜果腐烂病。本实验室从黑麦草上分离到一株 具有一定除草活性的瓜果腐霉菌株PAl,本试验以PAl以及分离自黄瓜的PAC 菌株为出发菌株,通过发酵对菌株的除草活性物质的产生、分离及结构鉴定进 行了系统研究。 经对瓜果腐霉进行诱导、分离培养,得到了PAC、PAE等4个菌株,利用 种子萌发法、生长抑制作用测定法对实验室保存的PAl及上述得到的4个菌株 进行了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来自黑麦草的PAl和来自黄瓜的PAC菌株分 别对马唐和反枝苋表现出了较强的除草活性,其他3个菌株则活性不明显。 对菌株PAl和PAC进行紫外诱变,分别得到了3l株和33株诱变菌株,并 对其除草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Al菌株诱变后只有少数菌株的除草活 紫外诱变不同时间处理后得到的菌株数量不等,除草活性结果表明,除草活性 增强的菌株较多,其中PAC.M2对反枝苋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强。 利用麦麸、小米、玉米等6种固体培养基质对瓜果腐霉的PAl.M1和PAC.M2 菌株进行了固体发酵,经生物测定并结合TLC和HPLC,最终选定麦麸作为大 量固体发酵的培养基质,在此基础上,又向麦麸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牛肉膏、 蛋白胨和酵母膏,发现麦麸中加入蛋白胨可作为瓜果腐霉产生除草活性物质的 最适培养基。 利用PD培养基对PAl.MI菌株进行了液体发酵,比较了震荡和静置两种培 养方式,以及培养滤液初始pH对菌丝千重和培养滤液除草活性的影响,结果表 明,振荡方式、初始pH为5-7时,菌丝的产生量最大,培养滤液的除草活性也 最强。 对菌株PAl.M1和PAC.M2的培养滤液粗提物进行了除草活性测定,结果 性、杀草谱的检测,发现该毒素对热稳定,对供试的马唐、反枝苋、藜等杂草 均有较强的除草活性。两菌株菌丝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PAl.M1菌丝对马唐根 和芽的IC50分别为7.36 mg/mL和4.09mg/mL,PAC.M2菌丝粗提物对反枝苋根 和芽和IC50分别为3.74mg/mL和4.76mg/mL。 利用溶剂提取、树脂柱层析、TLC、硅胶柱层析、HPLC等分离技术,对瓜 果腐霉PAl.MI菌株的液体发酵代谢产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菌丝中分离出 具有除草活性的化合物l和化合物2;确定了培养滤液粗提物的洗脱方案为50% 乙醇、95%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依次洗脱;对所得的乙酸乙酯洗脱液,95%乙 醇洗脱液和50%7.醇洗脱液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离,得到了化合物3、化 合物4和化合物5、化合物6,根据标准样品及其保留时间判断化合物4为邻苯 二甲酸二甲酯。 对PAl.M1菌株的固体发酵产物利用乙酸乙酯提取,再经TLC、硅胶柱层 析和HPLC分离,得到了化合物7、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0和化合物 11. 所得到的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5一化合物10进行了结构分析,确定了化 合物7、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lO的结构分别为阿魏酸、2.(1.H.吲哚.3. 基)丁酸乙酯、阿魏酸正丁酯和2.(1.H.吲哚.3.基)己酸乙酯。化合物l为含 2与化合物l属于同一类。化合物5的分子量为306. 关键词:瓜果腐霉;除草活性;结构鉴定;TLC;HPLC;NMR andidentificationoftheherbicidalfractions by Seperation produced Pythium aphanidermatum Li-hui Applicant:ZHANG Major:PlantPathology DONG Supervisor:ProfessorJin—gao Abstract isakindof

文档评论(0)

chengben002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