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0 卷 第5 期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Vol.30, No.5
2011 年05 月 PROGRESSINGEOGRAPHY May, 2011
Geopark发展动向、全球网络及若干问题探讨
1 1,2 3 1
蔚东英 ,刘昌明 ,秦大河 ,王 民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摘 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为了保护自然遗产特别是地质遗产,于2001 年通过了支持各成员国建立
Geopark 并形成全球网络的建议,这个建议在全球得到积极响应,尤其是欧洲和中国以及国际地理联合会(IGU)。
中国是全球建立Geopark 最早的国家之一,目前已有182个国家Geopark ,其中24 个为全球Geopark 网络成员,这
些Geopark 的建立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本文首先介绍了UNESCO 全球Geopark 网络(GGN)、
欧洲Geopark 网络(EGN)、国际地理联合会Geopark 委员会(IGU-CoG) 以及Geopark 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接着探讨
了Geopark 在欧洲语言中的含义,提出中文翻译的局限,并对用词进行了商榷,认为理解为“地学”公园更加全面;
最后阐述了地理学家对Geopark 发展的贡献,分析了Geopark 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地理学家可以发挥其优势的
研究领域。
关 键 词:Geopark ;全球Geopark 网络(GGN) ;地理学;国际地理联合会(IGU)
1 Geopark 发展动向及其全球网络 Program-A New Initiative to Promote a Global Net-
work of Safeguarding and Developing Selected Ar-
Geopark 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 eas Having Significant Geological Features) ,倡导建
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以及一定规模和分 立全球 Geopark 网络(Global Geopark Network ,
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 GGN)。2001 年6 月,UNESCO 执行局再次做出“创
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既是 建具有独特地质特征区域或自然公园(也称Geopa-
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 rk) 的特别动议”,通过了支持各成员国建立Geopark
[2]
也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还是 并形成全球网络的建议 。
地球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自2004 年以来,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规定Geopark 需
有24 个国家的77 个Geopark 成为世界Geopark 网 要满足6 个条件:①有明确边界,有足够大的面积
[1] 使其可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由一系列具特殊科学
络成员,其中中国有24 个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意义、稀有性和美学价值的地质遗址组成,还可能
Organization, UN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82-2009 年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植被指数变化.pdf
- 1988 年以来北京郊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及启示.pdf
- 1990-2011 年山东省旅游节庆的时空变异特征及机理.pdf
- 1990-2011年西昆仑峰区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pdf
- 1995-2010年山东省粮食单产变化空间分异及均衡增产潜力.pdf
- 1996-2011 年南非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与演变特征.pdf
- 1997~2005 年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度变化 与影响因子分析.pdf
- 1998-2009 年珠江三角洲制造业空间转移特征及其机制.pdf
- 2000-2009年长春、吉林城市蔓延特征、效应与驱动力比较研究.pdf
- 2000-2010年北京城市公园空间格局变化.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