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55 卷第 3 期 地 理 学 报 V o l. 55, N o. 3
2000 年 5 月
A CTA GEO GRA PH ICA S IN ICA M ay, 2000
文章编号: (2000)
内蒙西拉木伦河流域
考古文化演变的地貌背景分析
夏正楷, 邓 辉, 武弘麟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北京 10087 1)
摘要: 内蒙赤峰西拉木伦河流域属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
活动等方面的原因, 长期以来, 这里生态环境失调, 沙化严重, 人地关系处于十分紧张的状况。
但是, 大量的考古发现表明, 在 8 000~ 3 000 a B P 期间的全新世大暖期, 该流域曾是我国史前
人类的重要活动地区之一, 当时人类文化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剖析西拉木伦河流域史前考古文化演变的地貌背景, 将有助于了解当时的人地关系, 并且通过
溯古论今, 也可以加深对现今人地关系的认识。
关 键 词: 西拉木伦河; 全新世大暖期; 史前考古文化; 地貌背景
中图分类号: P 93 1; P 534 63 文献标识码: A
西拉木伦河流域属西辽河上游, 由西拉木伦河及其支流老哈河、教来河、查干木伦河
等组成。该流域地处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的斜坡地带,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为中山,
向东渐变为低山、丘陵, 直至平原。西拉木伦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 自西向东流经本区, 沿
主河及其支流广泛发育有两级阶地。在西拉木伦河中下游, 主河以南有广泛的黄土堆积, 它
们覆盖在不同的地貌部位上, 形成黄土台塬、黄土丘陵和黄土谷地。在主河以北, 有大片
的沙地分布, 属科尔沁沙地的一部分[ 1 ] ( )
图 1 。由于地处我国北方干旱区与半干旱—半湿
润区的过渡地带, 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敏感, 因此, 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现
今人地关系处于十分紧张的状况。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表明, 在 8 000~ 3 000 a B P , 西拉木伦河流域曾经是人类活动十分
活跃的地区, 先后出现过各具特色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
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等。本文探讨这些古代文化和自然环境诸要素之间的相互
关系, 着重讨论 8 000~ 3 000 a B P 期间该地区考古文化分布和演变的地貌背景。
1 全新世大暖期考古文化在时间上的演替
根据大量的考古发掘资料和14C 年代数据, 杨虎等认为在全新世大暖期, 即 8 000~
收稿 日期: 修订日期: 20000 120
( ) ( )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4977 1074, 4947 1069 1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 目 4983 1008
[ Founda t ion Item : N at iona l N atu ra l Science Foundat ion o f Ch ina, N o. 4977 1074 and 4947 1069 1;
N at i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