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七专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第七专题.ppt

2)大“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十三大(1987.10) 这标志着“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正式确立。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 温饱 小康 富强 2000年 2050年 1990年 1980年 人民生活水平 (2) 小“三步”的部署   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到建党一百年,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建国一百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997年十五大提出 【思考】 两个三步走的战略步骤的重要性 ①人的实践活动目的性特点决定。 ②把目标量化、清晰化,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步骤。 ③实现现代化的规律决定。 ? 想想 人均GNP3000$以上;(GNP国民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经济要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问题的度量。) 农业产值在GNP中所占比重不超过12—15%; 服务业产值在GNP中所占比重超过45%; 非农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例超过70%; 有文化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80%; 适龄青年上大学的人数比例超过30%;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50%; 平均每名医生所服务的人口在800人以下; 平均预期寿命在70岁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平均每三人及以下每天有一份报纸。 关于现代化的标准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提出的现代化十项指标: 中国与现代化差距 1)中国人均GDP:2010年4300美元。07年美国44000,台湾17000美元、广东省08年人均5000美元。 2)我国农业占GDP15%;但是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的60%。发达国家3-15%,美国2.36%。农业增加值的比重2010年将下降到10%以下,  3)服务业占GDP比重35%。我国40.7%。发达国家60%以上。广州达到59%,仅次于北京。   4)我国非农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例在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者的比重为40.8% 5)02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到90%;初中入学率达到90%; 6)大学生比例2010年我国达到24%。美国70%(1945) 7)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9.68%。 8)我国千人有1.4医生;美国780人(1960) 9)寿命07年达到73岁,北京最高79.6岁、广东77.1 。 日本人平均预期寿命为82.7岁,居全球首位;而阿富汗人平均预期寿命为43.6岁,为全球最短。 10)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我国2000年到2010年年均增長0.57%, 每3人以下每天0.02份报纸。70年代 中国大约只有十几份报纸,现已经达到2000多份。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没有固定不变的目标。 从1000美元-4000美元,美国花了19世纪整100年;日本19世纪90年代开始用了70年;韩国上世纪50年代中到70年代未,只用了25年。我们准备用50年的时间。 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 第一,发展速度的适当性。 第二,发展目的的人民性。 第三,发展方式的循序性 第四,战略重点的科学性。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小康社会”的内涵 狭义理解,富有仍嫌不足,但是温饱已经有余了。 即是一种社会模式,也是一种社会理想 小康社会: 天下为家,小富安康的社会。就是吃饱穿暖、富裕安康、生活稳定社会理想。 特点:“天下为家,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 《诗经》:“民也劳止,汔(气)可小康”: 百姓终日劳动不止,最大的愿望就是过上小康生活。 宋代:然久困于穷,冀于小康: 强烈表达了对脱贫奔小康的企盼。 1986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 2.小康社会的提出 小康社会两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恩格尔系数。(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 高于60%绝对贫困 60%—50%勉强度日(温饱) 50%----40%小康 40%----20%富裕 20%以下是极富   第二是中国的指标体系。分为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5个部分16项分指标组成,权重系数为:经济水平14,物质生活48,人口素质14,精神活10,生活环境14。 3、2000年中国社会总体已达到小康 首先,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 其次,我国的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