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第八章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ppt
第8章 外源化学物的致突变作用 1 概述 2 致突变作用 类型 3 致突变作用 机制与后果 4 机体对致突变作用的影响 5 致突变作用 研究方法 1 概述 1.1 基本概念 1.2 遗传学基础 2 致突变作用 类型 基因是DNA链上的片段序列。 化学毒物引起基因突变作用的类型有: 2.1 基因突变 2.2 染色体畸变 2.3 染色体数目异常 2.1 基因突变 包括三种类型: 碱基置换 移码 大段损伤 2.3 染色体数目异常 正常动物的染色体都是双倍体(人23对)。 染色体数目异常可以表现为整倍性畸变和非整倍性畸变。 整倍性畸变:染色体成对增减。 非整倍性畸变:染色体奇数条增减。 3. 突变的后果 体细胞突变:引起个体病变如肿瘤、畸形、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衰老、高血压等,但不影响下代 。 生殖细胞突变:可影响下代和遗传。根据对人类影响程度分:对机体无影响;对机体健康无影响的遗传学变异;遗传易感性改变;遗传性疾病;致死性突变。 4 机体对致突变作用的影响 机体对突变DNA具有修复机制。 机体对致突变作用的影响相当复杂,其中重要的因素是遗传因素,包括代谢酶遗传多态性和修复功能的个体差异。 4.1 DNA损伤的修复 4.2 遗传因素对致突变作用的影响 5 致突变作用研究方法 5.1 致突变试验目的及指示生物 5.2 常用致突变试验 5.3 致突变应注意的问题 5.1 致突变试验目的及指示生物 目的:评定外源化学物对生殖细胞及体细胞的突变性,对致癌、致畸和遗传危害的潜在可能作出初步评价。 指示生物:细菌、病毒、真菌、昆虫、哺乳动物及其体外培养细胞和植物。 5.2 常用致突变试验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微核试验(MNT) 染色体畸变试验 显性致死试验 程序外DNA合成(UDS)试验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单细胞凝胶电泳(SLRL)试验 荧光原位杂交(FISH)试验 转基因动物致突变试验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是以营养缺陷型的突变体为指示生物,观察受试物是否纠正或补偿突变体所携带的突变发生改变的体外试验。 原理是利用鼠伤寒菌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因其突变丧失合成组氨酸的能力而在无组氨酸培养基中不能存活,若受试物可使该菌发生回复突变,则其该菌在无组氨酸培养基中能存活。说明受试物有致突变作用。 菌株中AT97、AT98可检测移码突变,AT100可检测置换突变。 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它是体外培养哺乳动物细胞的野生型基因失活的正向突变试验。 利用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系如小鼠淋巴细胞系(L5178y)、中国仓鼠肺细胞株(V97)和卵巢细胞株(AS52),观察接触受试物后特定基因座位上是否诱变产生突变体。 微核试验 是观察受试物是否引起动植物细胞产生微核的试验。 原理是:细胞经过突变后,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无着丝点片段或因纺锤丝受损而丢失,使整个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不能进入子代细胞的细胞核中,而在间期的子代细胞浆内形成一个或几个规则的次核,即微核。 染色体畸变试验 染色体畸变试验是通过镜下观察(设备有流式细胞仪)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改变的试验。 本试验灵敏度高。 染色体形态改变可见裂隙、断裂、断片、无着丝粒环、双或多着丝粒染色体、射体和染色体破碎。 注意:因其改变具有时相变化,应在培养中多次检测。 程序外DNA合成试验 是通过观察培养细胞在细胞增殖周期内S期以外时相DNA合成情况的试验。 当细胞DNA受损后,DNA的修复合成可发生在S期外时相,即程序外DNA合成。因此,该试验可反映DNA受损情况。 具体实验方法可利用放射自显影或闪烁计数法。 试验具有简便、经济和快速。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是利用隐性基因在伴性遗传中具有交叉遗传的特征而进行的试验。 当基因发生点突变、小缺失(DNA大段损伤)、重组等各类基因突变的隐性致死效应,将伴性遗传传给F1雌性动物,再由其传给F2雄性动物。 因F1雌性动物为杂合子,不能表达。而F2雄性动物为半合子,将表达出来。 该试验利用黑腹果蝇试验,其具有世代周期短、繁殖率高、饲养方便、经济、判断终点客观、不需活化等优点。但染毒方式与剂量计算与哺乳动物差异较大。 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 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是用凝胶电泳的方法观察细胞DNA受损情况的试验。 其原理是在DNA损伤时,断裂的DNA片段比大片段DNA迁移的更快,电泳后出现彗星状,即可判断DNA损伤。 荧光原位杂交试验 荧光原位杂交试验是一种在保持组织、细胞或染色体原有形态结构的基础上,对其内部特殊核苷酸顺序进行检测及定位的试验。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用生物荧光来标记的各类DNA和RNA进行原位杂交,即可使被观察的特定DNA序列显现荧光。 该法具有操作、分析简便、立体分辨率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