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黄菊休添泪.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情黄菊休添泪.doc

多情黄菊休添泪   【摘 要】杨慎贬戍滇云的特殊遭遇及其贬谪滇云后的生活环境,形成了其特殊的心态,使其贬谪滇云前期的作品中表现出了欣喜中隐含着感伤,期望中交织着迷茫的情感特征。   【关键词】杨慎 贬谪 前期作品 情感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2-0188-02   贬谪之于文人,无异于灭顶之灾,给生活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官职罢免,身陷囹圄,流落异地,牵累亲友,必然遭受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打击折磨。因而,贬谪给人心灵的冲击是非常痛苦的,巨大的生活、心理落差使很多贬谪文人在贬谪之初就痛不欲生难以自拔。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写出了许多贬谪文人的遭贬初期的普遍心态:“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该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上《谏迎佛骨表》后,被贬为潮州刺史,一夕之间,身份地位便生云泥之变,命运遭际便有生死之别。倔强如韩愈这样的人,一朝贬谪到异地为官,立即生发决绝之愤懑,产生必死异乡之绝望。相较言之,明代杨慎所遭受的贬谪惩罚比韩愈更为惨酷,贬谪之地比韩愈更为荒远,贬谪之苦比韩愈更为沉痛,而杨慎贬谪前期的心态与韩愈却有所不同。探清杨慎贬谪滇云前期的心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杨慎贬谪滇云作品中的情感特征。   杨慎(1488~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又号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父亲杨廷和曾任明武宗、世宗两朝首辅,杨慎也于正德六年(1511年)殿试夺魁,授翰林修撰,可谓门楣煊赫,仕途显达。然而嘉靖三年(1524年)“议大礼”中,杨慎两次上疏进谏,继与同僚跪门哭谏,震怒世宗,中元日杨慎因议礼下诏狱,十七日遭廷杖,二十七日复遭廷杖,毙而复生,即谪戍云南永昌卫(今云南省保山市)。在这两次廷杖中,被逮入狱的190余人,17人被当场杖毙,而杨慎侥幸死里逃生,远戍滇云,最终至死都未被赦免召回。   杨慎《南窜始发京》诗记录了当时从京城遣发的情形,“秋风萧萧发,驱车出郭东。问我今何适,窜身向南中。南中万余里,去去与谁同。亲交满京国,咫尺难相通。且喜脱幽縶,未睱悲道穷。矫目盻浮云,但羡高飞鸿。”虽然是遍体鳞伤,虽然是亲人离散,虽然是远戍边陲,但杨慎还来不及回味,来不及痛苦,来不及怨恨,来不及愤怒。遣离京城使杨慎心中更多的是劫后余生的喜悦、是大难不死的侥幸、是重获自由的欣喜。这种心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从京城到达滇云的一段时期里,悲叹不幸的贬谪遭遇,悲叹多舛的命运,悲叹故园的远隔,但又心怀召回复起之希望,心怀回归团聚之希望,悲欢交集成为了杨慎贬谪滇云前期作品里的主要情感特征。   杨慎谪滇,有继室黄娥伴送,由潞河而南,溯江西而上至江陵,在江陵渡口与黄娥别离,黄娥溯江西去,返回蜀中,而杨慎则需继续南下,登陆至滇。杨慎写下《临江仙·江陵别内》词:   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   词中上阕叙事,起首点出夫妻离别之地——江陵渡口。“楚塞”指江陵西面之南津关,它扼守西陵峡口,是入蜀要塞;“巴山”指西陵峡两岸的巴蜀山峦。在离别的渡口,词人自劝“莫上江楼”,实是怕登楼添愁。“征骖去棹”分写夫妻一溯江返乡,一登陆赴边,从此开始劳燕分飞的生活。下阕抒情,以双宿双飞的禽鸟衬托出夫妻离别的哀伤,借皎皎明月抒发离别之愁。词中可见到夫妻难舍难分情感,能见到亲人离别的感伤,但整体来看,其中的情感和一般的离愁别绪实在没有太大的区别,丝毫看不出词人经历了议礼廷杖、由翰林官宦变为远戍边陲小卒不幸遭遇的感受,这也正是词人“且喜脱幽縶,未睱悲道穷”的真切感受,词人还沉浸于劫后余生的喜悦之中,这种情绪冲淡了廷杖贬谪之痛,词人还怀抱着召回起用的希望,这种希望使他还来不及对谪戍边陲有太悲观的想象。   杨慎的这种心态使他在远赴滇云旅途中的心情格外宁静,他能够沉着应对一路上惊心动魄的遭遇,其《恩遣戍滇纪行》诗中记录了其面对“荒村聚豺虎,夹岸鸣蛟鼍……暗滩持楫防,洄溜扬帆慄”的场面,同时,杨慎还悠闲地记录下了沿路的驿站行程,欣赏描写沿途自然风光和民俗世态,写成《滇程记》,兹录其中一段:   渣城驿达安南,号六亭(黄土坡、盘江、宝甸、水洞、尾洒),实十亭而遥。有西关坡、黄土坡、癞石坡,至盘江。江出乌蛮,汇于广西者香江(即左江),饶瘴疠,草青之月,有绿烟腾波,散为宛虹駮霞,触之如炊秔菡萏,行人畏之。江岸乃靖远伯南征丧大师之所,媚水溢时,多化为异物(居人言:水涨江浑,鬼物咸化为无头尾鱼及伞衣之类,舟人有逐之者,必遭溺死)。过江有盘江坡、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