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六勤”,却忘拍主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会“六勤”,却忘拍主角.doc

学会“六勤”,却忘拍主角   终于知道“六勤”是咋回事了   星期天,优哉游哉吃完早餐,我想着终于可以休息一天了。突然电话响了,是电视台编辑杨老师打来的,叫我跟他下乡一趟。我马上一路小跑到办公室,同是实习生的小柳也刚到,杨老师眯缝着眼睛笑着说:“做记者就是要学会‘六勤’,首先要‘腿勤’,要经常跟着我们跑,不能偷懒。”杨老师话音未落,我俩就赶紧拿了三脚架跟着去了。   在车上,我和小柳默不作声,杨老师不停地回头看我们,终于忍不住气呼呼地说:“你俩就不问问我,发生了什么事?去采访谁?要拍什么?难道你们都知道?都会?你俩这样,到现场怎么拍?回来怎么写稿?这就要‘嘴勤’,要多问!有些事件是前期无法策划的,所以在去采访的路上要向相关负责人员问清状况,及时在心中打腹稿,确立新闻点,然后根据稿子内容确定所需要的画面。”   我俩面面相觑,不知该问什么,杨老师无奈地摇摇头,告诉我们这次是去采访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工作。由于马铃薯晚疫病疯狂蔓延,全县的马铃薯需要防治,县农机中心希望农民购置农药、杀虫剂,及时防治,确保马铃署稳产。说着,杨老师拿出了翻得破烂的笔记本,一边向随行的农机中心工作人员询问情况,一边快速地做着记录。   不到15分钟,我们到达目的地——兰坪乡大庄村,小柳找最佳位置支三脚架,我拿白纸帮杨老师调白平衡,2分钟调试完毕,杨老师开拍了(由于是地方台,人手不够,他既是记者又是摄像)。我注意到他的拍摄方法是:大全景——中景(四个农民喷药的场景)——特写(喷头、叶子、花、28色瓢虫),然后是两个同期声。他一边认真地询问着农民和技术人员对这次病虫害的防治与看法,一边不停地记录着。还时不时蹲下来仔细观察马铃薯的藤蔓和叶子,终于发现了一只七星瓢虫,并拍摄了它疯狂地啃吃马铃薯叶子的全过程,还边拍边自言自语到:“我终于找到你这小害人精了,你把老百姓害得够惨啊!”看着杨老师这么可爱的样子,我们都笑出了声。   从早上8点一直到中午12点,我的肚子不知玩了多少回空城计了。吃饭时,农机中心站长说:“每年这个时候最累,我们就像打仗一样,农民的事一件也不能马虎啊。”听到这句话,正在一旁闷头吃饭的杨老师,突然站起身来找本子。我连忙递给他,只见他急忙写下“打响马铃薯晚疫病攻坚战”几个字。我们都惊呆了,敢情这就是“耳勤”和“脑勤”?杨老师咽下憋得满满的一口饭,说:“听到打仗这个词,突然想到一个好题目,怕一会儿又忘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回到单位,已经快下午3点了,杨老师说:“稿子不过夜,这是记者的职业操守,你们俩要抓紧些,晚上7点之前得交给我。”任务紧迫,我们开始分工合作,杨老师采集和粗编视频,我写稿子,小柳整理同期声。我的稿件写完后,杨老师仔仔细细改了三遍。其中有一处我没有核实数字,就笼统地写了句“我县马铃薯10.8万亩次,已防治7万亩次。”杨老师说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经他多方调查核实后,改为:“截至记者发稿,全县已累计完成化学防治10.8万亩次,其中组织专业化机防队统防3万亩次,带动群众群防7万多亩次。”三遍过后,我的稿子被改得面目全非,这下我才明白,写新闻不仅需要“手勤”,更需要的是事实和对大众负责,绝不能为图省事胡编乱造。经过这一天的采访,我终于体会到了杨老师整天挂在嘴上的“六勤”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忘拍新闻主角了!   一次,我和另一名实习生小李去紫荆宾馆拍摄曹建民教授的行政执法专题讲座。因为是第一次拍会议新闻,所以在去会场之前,摄像老师告诉我们:“拍会议新闻不难,大全景(囊括整个会场)——中景(领导的上半身)——特写(笔尖写字),多选几个角度拍就行,如果不熟悉领导职位,就每人拍一个镜头,这样最保险。”   这次采访我负责写稿,小李负责拍摄。刚开始小李有点胆怯,不敢到县长正前方拍,后来慢慢胆儿大了,把前排的领导挨个拍了一遍,他感觉镜头差不多够用了,不一会儿就收工了。回去的路上,他还得意地说:“今天我拍得特别过瘾,机子拿得很稳,基本没有摇晃的镜头,就等着杨老师夸我吧。”下午,制作人按照稿子顺序编辑视频,结果怎么都找不见常务副县长的镜头,我们这才发现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给漏了。因为他负责主持会议,刚开始在台上,主持完后就坐在了台下。新手小李没有记清楚各位领导长相,以为已经拍过了,所以导致漏拍。   由于他在主持会议时讲了很长一段话,我在稿件中也引用了不少他的讲话,没有镜头不行,大家就在这个点上被卡住了。看主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们这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赶紧到其他新闻录像中找这位常委的资料,但没找到合适的。后来主编急了,下了最后通牒:“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你们就自己去找领导补拍。”我们直接懵了,心想这下惨了,事情真的闹大了。直到翻遍各种素材,甚至连2009年的会议新闻都找遍了,这才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镜头。没办法,主编只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