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04,37(8):1166-1171
ScientiaAgriculturaSinica
东北三省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模拟研究
郑建军 ,‘王立刚’,唐华俊 ,‘李 红’,ChangshengLi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气象局,齐齐哈尔 161000;
ComplexSystemsResearchCenter,EOS,UniversityofNewHampshire,Durham,USA)
摘要: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模型 (DNDC)方法,在GlS区域数据库支持下运行模型,研究了东北三
省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状况,及其在现行农田管理措施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以1998年为例,东北三省耕地
土壤有机碳 (SOC)储量 (0-30cm土层)约为124348万t,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分别占58.4%.25.5%和16.1%;
在目前的农作制度下土壤有机碳库处于严重的负平衡,每年净丢失有机碳3122万t,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分别
占59.3%.25.9%和14.8%;单位面积耕地SOC年减少量高达2.05t·ha-,黑龙江、吉林耕地SOC丢失最严重。增加
秸秆还田比例,提倡免耕和人畜粪便还田,增施有机肥都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有效地保持土壤有机碳平衡。
关键词:东北三省;土壤;有机碳;模拟模型
StudyontheSituationofSoilOrganicCarbonStorageinArable
LandsinNortheastChina
QIUTianjun,WANGLi-gang,TANGHuajun,LIHong2,ChangshengLi3
(InstituteofNaturalResourcesandRegionalPlanning,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Beijing100081;
MeteorologyBureauofQiqihaer,HeilongiiangProvince,Qigihaer161000;
ComplexSystemsResearchCenter,EOS,UniversityofNewHampshire,Durham,USA)
Abstract:Thispaperaimsatestimationofthesoilorganiccarbon(SOC)storageinNortheastChina,identificationof
itsbalancesituationandchangingtrendsundercurrentcroppingsystems,andfinallyputforwardsomestrategiestokeep
thesoilorganiccarboninbalance.Abiogeochemicalmodel(DNDC)foragro-ecosystemwasemployedtopredictsoil
organiccarbondynamicsinagriculturalecosystemsatregionalscale.Dataonclimate,soilproperties,croppingsystems,
acreage,andmanagementpracticesatcountyscalewerecollectedfromvarioussourcesandintegratedintoaGISdatabase
tosupportthemodelrunsattheregionalscale.Themodelpredicte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稻田高效、低耗、低污染的持续农业模式研究.pdf
- 稻田灌溉和秸秆施用对后季麦田N_2O排放的影响.pdf
- 稻田土壤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对氮肥水平的响应.pdf
- 稻田土壤微生物磷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和磷素的响应.pdf
- 稻瘟病菌假定的糖基水解酶62家族初步研究.pdf
- 稻瘟病菌群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广东地区特异性宗谱菌株的分子指纹和致病型分析.pdf
- 稻瘟病菌群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广东省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及致病型结构的时空变化分析.pdf
- 稻瘟病菌群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广东省与江苏省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及致病型结构的比较分析.pdf
-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的回顾和展望.pdf
- 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回顾与展望.pdf
-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密林熊蜂的致病机理.pdf
- 东莞大蕉超表达拟南芥CBF1基因及其抗寒性检测.pdf
- 东乡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原位保存群体的遗传分化和保护策略研究.pdf
- 东亚及南亚固有绵羊群体的遗传结构研究.pdf
- 冬播麦区Glu-1和Glu-3位点变异及1B_1R易位与小麦加工品质性状的关系.pdf
- 冬前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的形态及生理特征.pdf
- 冬闲田种植3种小麦的产量营养价值及青贮效果.pdf
- 冬小麦_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氮素的损失途径分析.pdf
- 冬小麦_夏玉米轮作系统不同施氮量的长期环境效应及区域氮调控模拟.pdf
- 冬小麦不同氮营养品种对氮反应吸收与土壤硝酸盐耗竭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