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4,47(23):4551-4562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4.23.001
海南南繁区水稻基因飘流的最大阈值距离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1 1 2 3 2 1 2 1 3
胡 凝 ,姚克敏 ,袁潜华 ,贾士荣 ,何美丹 ,江晓东 ,徐立新 ,胡继超 ,裴新梧
1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 ; 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南省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3
海口 570228;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 )
摘要:【目的】陵水、三亚、乐东三县(市)是各类水稻(包括转基因水稻)冬季南繁的主要基地或中心。
计算并绘制海南南繁区乡镇尺度水稻基因飘流的最大阈值距离图,为南繁水稻育种设置合理的隔离距离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已建立的水稻基因飘流模型和阈值分析方法,依托南繁区自动气象站资料,计算了该区域乡、镇尺
度向不育系和栽培稻基因飘流的最大阈值距离(the maximum threshold distances of gene flow,MTDs),分析
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子。参照中国农业部有关水稻种子生产的质量标准,阈值分别设为1%和0.1%。【结果】
南繁区向不育系的 MTD1%平均值为(110±31)m,最短为 53 m,最长为 195 m。向不育系的 MTD0.1%平均值为(169
±44)m,最短为75 m,最长为271 m。向栽培稻的MTD 均小于1 m;MTD 平均值为(3.4±1.1)m,最短为0.6
1% 0.1%
m,最长为 5.8 m。向不育系和栽培稻的 MTD0.1%两者相差近 50 倍。南繁区 MTDs 有 2 个高值区和 4 个高值点,3 个
低值区和 5 个低值点。以陵水、三亚、乐东为主体的南繁区,地处热带,三面临海,北面有五指山为屏障。冬季
盛行东北季风,春季和初夏盛行南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因此,南繁区的沿海陆地平原大都风
速较大;沿海陆地与五指山区之间为中、低山丘陵地带,丘陵的走向和高度决定了该区的风向和风速;五指山南
坡附近的丘陵地区,风速会因屏障效应而明显减小。【结论】地形特征和大气环流影响风向和风速,决定了南繁区
MTDs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该地区的东翼、西翼和南部沿海平原;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南
麓的屏障区域。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海南南繁;基因飘流;最大阈值距离
The Maximum Threshold Distances of Rice Gene Flow and Its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he Hainan Crop
Winter-Season Multiplication Region of China
1 1 2 3 2 1
HU Ning , YAO Ke-min , YUAN Qian-hua , JIA Shi-rong , HE Mei-dan , JIANG Xiao-dong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灌浆期限灌水方式对光合物质运转与分配的影响.pdf
- 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小麦耗水特性、籽粒产量及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pdf
- 光、氮及其互作对烤烟含氮化合物含量、抗氧化系统及品质的影响.pdf
- 光氮互作对烤烟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pdf
- 光活化成分α-三联噻吩对红火蚁的致死作用及对其行为的影响.pdf
- 光敏核不育水稻花药中Ca2+分布及其与花粉育性的相关性研究.pdf
- 光照和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绒山羊氮分配和产绒性能的影响.pdf
- 光照强度和肥力变化对冷地早熟禾生长的影响.pdf
- 光质对玉米叶片光合及光系统性能的影响.pdf
- 光周期和温度对中华通草蛉不同越冬时期成虫滞育后生物学特性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