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人眼中的“水”.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人眼中的“水”.doc

古诗人眼中的“水”   水作为一种客观物象,历来受到中国传统诗人的特别青睐。有水,便有诗人临畔,水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主观色彩,融入了诗人的某些思想和情感,于是水就有了各种意象,水中也就有了爱情、友情、失意、惆怅、归隐,以及时光短暂、人生易老的感叹……   一.爱情的阻隔物   水与女人密切相关,“柔情似水”“秋波暗转”“双瞳剪水”“眉眼盈盈”都是女性具有阴柔美和清灵美的写照,尤其少女的灵秀清纯、妩媚动人,有如水之清灵秀美的气韵,因而水也成为爱情的喻体和乐章。在现实生活中,在人类文化心理中,水始终扮演着可爱又可恨的角色。人的生活离不开水,古人选择住处更愿择水而居,水边也是男女相会的处所。但是水又会给人带来灾难,它还给古人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关于水的文化意义,傅道彬在他的《中国生殖崇拜文化论》中曾从文化原型角度阐述说:“首先水限制了异性之间的随意接触,在这一点上它服从礼义的需要和目的,于是它获得了与礼义相同的象征意味;其次也正因为水的禁忌作用,也使水成为人们寄托相互思慕之情的地方。”这样的例子很多:“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汉水游玩的少女,隐约可见,可是江水阻隔,相会不易。想要游过去,怎奈烟波渺渺,汉水太广;想要绕过去,怎奈水天茫茫,江水又太长。诗句缠绵哀怨,深情流连之语,热烈持久之情,让人心旌摇荡,荡气回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秦风?蒹葭》)这首诗同样把男女相恋的艰难追求放入河水阻隔意象中进行描写,再以秋天的凄凉加以衬托,创造出一个扑朔迷离、凄清感伤的艺术境界,在秋水伊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画面里,蕴含着无情无尽、难以言传的中国文化情韵。《迢迢牵牛星》则描述了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历代传诵的牛郎织女便是因为一条无情的银河而劳燕分飞天各一方。虽有七月七日鹊桥相会,但“忍顾鹊桥归路”,有情人难成眷属,古往今来,不知曾经打动过多少读者。缠绵无尽的河水,流淌着多少温馨浪漫而又凄艳绝美的传说。   二.逝去不返的时光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看到奔流不息的江水,更容易让多愁善感的诗人们有一种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被贬黄州,看见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想到当年春风得意的周公瑾也无迹可寻,想到自己已到暮年,壮志未酬,蹉跎岁月,于是发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慨叹。杜牧伫立于春光融融的汉江之畔,感慨人生易老,时不我待:“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来北去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汉江》)唐人罗邺看到落花流水而领悟到年华的易逝与生命的飘零:“人间莫谩惜花落,花落明年依旧开。却最堪悲是流水,便同人事去无回。”(《叹流水二首》)在永恒的河流中,个体的人只不过是百年之过客,“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苏轼的一曲高歌道出了历代诗人临水时悲慨而又凄怆的心声:在永恒不语的宇宙面前,人类何其渺小,人生何其短暂!   三.万物依附的母体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在他的《观沧海》中写出了大海的宏伟浩大: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掀起层层巨浪,而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仿佛是万物依附的母体一般。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凯旋时所作,这种波澜壮阔的气势,艺术地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借水写雄浑阔大的意境,杜甫在他的《登岳阳楼》里则更胜一筹。“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广袤数千里的吴楚大地在此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漂浮在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色又何等壮丽!从这气象万千的画面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胸有丘壑、心存天下的开阔胸怀。   四.跳动不止的音符   清澈的小溪,潺潺的流水,似活泼好动的男童,又像甜美情纯的少女,如跳动不止的音符,常常得到诗人的青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皎洁的月光下,明镜似的泉水从石上淙淙流过,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在耳边响起,悦耳动听,更反衬出林中的宁静,使人感到仿佛是大自然的脉搏在轻轻地跳动着。“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白居易的这首《遗爱寺》写尽自然之美:鲜花朵朵,杨柳依依,顽石溪水互游戏,鸟语泉声相应和,诗人欢快、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五.恬淡悠闲的隐者   诗人钟情于流水的自然、清淡、幽静,因为它与内心的闲适淡泊异质而同构。面对自由奔泻、悠闲自得的白云泉水,白居易艳羡不已,不由产生辞官归隐、独善其身的出世之想:“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云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