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3,46(19):4007-4017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3.19.006
夏玉米不同土层根系对花后植株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1 1 1 1 1 1 2 1 1 1
王飞飞 ,张善平 ,邵立杰 ,李 耕 ,陈晓璐 ,刘 鹏 ,赵秉强 ,董树亭 ,张吉旺 ,赵 斌
1 2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目的】探明夏玉米不同土层根系对花后植株生长及产量形成的调控作用,为生产中塑造高产高效根
群结构,提高籽粒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夏玉米品种郑单958 和登海661 为材料,采用土柱栽培方式,
设置3 个处理(不断根处理:CK,地下40 cm 处断根:T-40,地下80 cm 处断根:T-80),于开花期进行断根,研
究不同土层根系对地上部生长及产量形成的调控作用。【结果】0—40 cm 土层根系对花后氮素积累和转运量影响
最大,切断40 cm 以下土层根系后植株吸收氮素能力显著降低,植株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库的转运量增加。花后
40 cm 以下土层根系对叶片保绿性和光合性能影响显著,切断深层根系后玉米单株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
速率(P )和SOD 活性显著降低,MDA 含量升高,光合高值持续期缩短,单株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显著下降;0—40 cm
n
根系对产量影响最大,40—80 cm 根系对穗粒数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80 cm 以下土层根系对千粒重影响较为显著。
【结论】高产栽培中促进根系下扎,保持深层根系活力可以防止玉米早衰,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和对氮素的吸收能
力,有助于提高玉米单产。
关键词:夏玉米;根系;光合;氮素积累与转运;产量
Effect of Root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on Plant Growth and
Yield Formation After Anthesis in Summer Maize
1 1 1 1 1 1
WANG Fei-fei , ZHANG Shan-ping , SHAO Li-jie , LI Geng , CHEN Xiao-lu , LIU Peng ,
2 1 1 1
ZHAO Bing-qiang , DONG Shu-ting , ZHANG Ji-wang , ZHAO Bin
1
( Agronomy College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op Biology, Taian 271018, Shandong;
2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国小麦全蚀病的初步研究.pdf
- 我国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AFLP指纹图谱研究.pdf
- 我国原产野生种黄毛草莓与凤梨草莓种间杂种的获得及其细胞遗传学分析.pdf
- 我国中东部地区紫穗槐、紫荆、紫藤根瘤菌的数值分类及16SrDNA PCR-RFLP研究.pdf
- 无抗性选择标记转AP1基因抗病水稻新品系的选育.pdf
- 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在(1_1)混播中的竞争与共存.pdf
- 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主动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和TLR2介导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pdf
- 五指山小型猪实验用近交系培育研究成果.pdf
- 五指山猪3个近交家系内微卫星等位基因的遗传变化.pdf
- 物料含水率对大豆蛋白挤压产品组织化质量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