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和平的远古呼唤.doc
对和平的远古呼唤
摘要:对于《摩诃婆罗多》与《江格尔》的主题,中外学者各有论述,本文从二者所体现出的战争的美学意义进行分析。战争的深层内涵是趋向和平的,是以毁灭性的的方式达到宁静的状态。
关键词:摩诃婆罗多;江格尔;战争;和平
【中图分类号】G642
课题编号:集宁师范学院项目项目编号:jsky2014011
《摩诃婆罗多》与《江格尔》作为印度民族和蒙古族伟大的史诗,同以宏大的战争作为主要情节,期间穿插着各自古老民族广博的生活状貌,但在诸种的描述中始终透露着先民们对和平最深沉地向往和呼唤。
古老民族的生存环境是十分恶劣的,他们在与神秘的自然和人类本身交往中,形成崇尚竞争取胜的意识。这种意识,对于长期以游牧游耕生活为主的民族而言,更直接地演变为对战争的崇尚,古老的婆罗多族和蒙古族亦是如此。《摩诃婆罗多》描述印度的婆罗多族王国的内部斗争。以难敌为代表的俱卢族和以坚战为代表的般度族,为争夺王位而展开一场残酷的战争,在战争持续18天之后,象征正义的般度族战胜了俱卢族。而《江格尔》主要记叙了以江格尔为可汗的宝木巴汗国为维持自己的独立与周边部落及外族进行的诸多战争,实则是对蒙古族封建割据时代四卫拉特地区的内讧和外战的反映。两部史诗都鲜明地体现出亚洲文明中尚武的价值观。无论是为了维护权益和尊严的战争,还是为争夺财富和权利的战争,都是两部史诗反复渲染的主题。而两部史诗的价值旨归却是通过战争来传达两个古老民族为和平所做的努力与探索,这种艰难的探索诠释着人们对和平独特而深刻的认识。
一、战争中蕴含着和平
古印度在吠陀时期就形成竞技传统,而蒙古民族在其发源时,由于独特的生存环境,天然地具有竞争和战斗的观念,这对两个民族的社会历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两部史诗对战争的描述并不是简单的表达竞争与好斗,而是传达着一种强烈的观念--冲突必定要受到制约。曾有历史学家指出诉讼和争端,竞技和战争,都是按照所有竞争者都郑重表示要加以恪守的规则合理控制的。实际上,战争本身就被认为具有判决性质。[1]因此,在两部史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冲突的双方在大战中可以互相妥协,其中包括不伤害降者和手无寸铁之人,这种观念的深层意义揭示出人们对于和平的强烈渴求和无比尊重。
这在《摩诃婆罗多》中得到明显印证。史诗在形式上表现为俱卢族和般度族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本质上反映的却是双方对和合的隐形追求。史诗对于毗湿摩之死的细腻描述最为典型,大战的第十天,战争达到最为惨烈的阶段,双方死伤无数,包括婆罗多族最伟大的英雄毗湿摩也未能幸免于难。当毗湿摩在如雨的乱箭之中倒下后,两军的勇士不约而同放下武器,陷入沉思,上到国王下到普通士兵都脱下盔甲,站立一旁,向这位伟大的恒河之子致敬。而弥留之际的毗湿摩则一视同仁地欢迎他们,并一再规劝双方的国王、武士:忘记仇恨,停止战斗,让伟大的婆罗族走向和平和统一!显然,不仅毗湿摩以自己的死呼唤和平,战争双方的人们也用实际行动传达出他们心灵深处对安宁和平静的强烈渴求。而在《江格尔》中,更是直接诉说着古老的蒙古民族对和平的尊重与向往。长久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民族的血液中流淌着尚武的激情,可以说战斗与竞技是他们生存的保障,更是他们生命质量的彰显,但他们从不炫耀战争。史诗中的主人公江格尔一生与战争紧密相连,却从未把战争作为自己解决冲突的首要选择,相反总是竭力维护蒙古草原的和平。史诗中写道:西北的昆莫可汗惧怕江格尔的财富和声望超越自己,想要对江格尔的领地宝木巴发动进攻。江格尔得到消息后,先发制人,活捉了昆莫。但江格尔没有选择残忍的杀戮,而是以德感人,盛情款待昆莫。昆莫深受感动,真心地承认了宝木巴汗国的独立。江格尔用博大的胸襟化解了部落间的矛盾,维护了草原的祥和与安宁。
可以看出,史诗在表面上书写的是纷争,但本质上始终强调的是和合。在这两种观念的交融中,两部史诗表现出一种正法的思想--向人们推行一种解决冲突的永恒精神准则,让人们从理性出发,从混乱走向安宁的符合自然规律的正道。期间体现出的仁、和、信的思想透视出东方民族独特的的文化智慧和文化价值,这也是《摩诃婆罗多》与《江格尔》深邃的精神价值所在。
二、以战争换取和平
在竞技与战争中应恪守的精神和准则是人们对和平潜意识的追求,而当这种准则和精神难以化解冲突时,战争就成为了换取和平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换言之,《摩诃婆罗多》与《江格尔》的战争观的另一层美学意义在于:由毁灭性的方式促使宁静状态的形成,这种宁静状态是大乱后的大静。《摩诃婆罗多》与《江格尔》都在描写战争,而这是当时社会现实和古老民族精神追求的折射。不论是古老的印度民族还是蒙古族,社会的物质生活都是极其匮乏的。只有战争这种极端的方式,才可以重新合理的分配的资源,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这也是两部史诗所传达出的正法观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读后续写+小猫Phin+的生命转机+导学案+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英语试题.docx
- 《普通动物学》全套教学课件.pdf
- 公司薪酬改革方案.ppt VIP
- 某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说明书45页.doc VIP
- MOONS鸣志SR3-Mini步进电机驱动器用户手册.pdf VIP
- 2025山西地质集团秋季校园招聘6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上册《回家路上》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年北欧神话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新版)二级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水利工程)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学前教育考研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