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朴实 生本 发展.doc
朴实 生本 发展
在英国历时四周的奇彻斯特大学学习结束了。在这四周里,我像学生一样围坐在课桌旁听英国的教育学者、校长讲述“英国学校体系背景介绍”“英国教育管理”“学校领导力和管理力”,还到3所学校参观、考察、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全面、客观、理性地学习和观察了英国教育体系,还深入其间直观感受教育活动,同时也和教师们进行了心灵交流和智慧碰撞。
“朴实无华”:浮躁之后的平静回归
刚到英国,就有一种强烈的感受――“规矩立国事事尊,刻板教条人人擎。”英国社会在经历了工业化革命之后,一切似乎都变得程序化操作起来,流水作业与批量生产的阴影自然也影响到学校教育。教育也像机械化生产一样轰轰隆隆,且一个追赶一个谁也不愿落后地向前迈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的教育界明白了浮躁的教育是不可能带来正效应的。于是,他们重新审视全国的教育走向,重新架构国家教育体制,探索出一条以学院制为主打的教育改革之路。在四周的学习中,我从英国教育学者的讲述和在学校的参观中反思:教育不能刻板、教条,也不能实施机械化批量生产,一定要去除浮躁实现其理性回归。
1.校园建设在说明什么?
如果不是进入到校园内部,我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奇彻斯特大学精挑细选出来供参观学习被誉为改革成功的学校,因为每所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校门很小,建筑也很平常,甚至很不起眼,感觉都不像是一所学校。当我走进去细细观察,才发现这不起眼的校门里面别有洞天。教学楼外,设有学生物品存放柜、供学生休息的六方桌,以及随处可躺下、散心、亲近大自然的草坪。教学楼的阳台上,陈列学生种植的植物,也有允许学生玩耍的泥沙,但学生玩耍的物品也与观察、探索相关。教学楼内走廊上,书写着学习理念、成长动力等方面的“学校专属”标语,有供学生复印资料的指纹复印机,有悬挂学生书包和陈列学生作品的设施,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在活动室里学生可以开展烹饪实践,做手工、缝纫,甚至还有保健服务等。教室里,学生课桌多用六边形,方便学生合作学习,交流互动,教学的电子屏幕安装较低,便于学生参与、演示。教师办公室就在教室内,保证对学生的管理、教育无任何遗漏。学生使用计算机,但不能玩游戏,而是围绕规定的学习任务在思考、制作。课堂活动,充分体现师生平等,相互尊重,助教、家长志愿者在参与学生学习的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教学理念落到了实处。在这里,我懂得了什么叫教育。学生图书分年级各有侧重,多与科学、探索、创造有关。生活常见品毛线、胡萝卜、梨等也进入学习视野,体现了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自制垃圾箱,孩子们一有垃圾,便主动捡拾、丢放其中……真可谓一草一木都在述说着教育,一砖一瓦都在书写着教育,一门一窗都在展示着教育。这让我们明白:教育不需要太多的展示,校园的一切都要服务于教育;教育需要平心静气、脚踏实地地服务于学生,学校的每个地方都应该承载教育的因子;教育需要注重细节,需要教育者通过细微的举手投足告诉学生需要怎么做。
2.班级文化在呈现什么?
来到每个教学班,眼前几乎是一片凌乱,桌子上放的东西是学生需要的笔墨纸张、玩具杂物、剪刀胶水等,也有学生刚交上来的或者教师已经批改、但还没来得及批改的剪贴、拼接作业;教室的墙壁上,随处可见学生涂鸦的杰作,也有师生共同完成的成果展示和全班学生成长展示图。在教室的角落,有不算整齐堆码的各种书籍;教室外的小走廊上,更是堆得糟糕不堪――沙盘、木工锯子、小砖石、烂木板、盆栽的植物……随处可见。只不过,地面上确实没有一丁点儿纸屑、垃圾,也看不见尘埃的痕迹。有趣的是,每节课快结束时,没听见教师安排学生收拾废弃的东西,却见每组中都有一位学生不动声色地捡拾剪切下来的碎纸片,并丢进纸箱里。这样的班级,这样的班级文化,谁能说这不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训练才获得的呀!没有几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
3.细节语言在主张什么?
众所周知,“细节决定成败”,但细节又在主张些什么?在一所学院制学校参观时,校方破例让我们旁观由学校体育老师组织的一次“关于多参加体育活动的集中训练”。那天午餐后不久,没听见铃声,没听见高音喇叭播出刺耳的广播声,没听见体育老师尖锐的哨子声,也没听见班主任此起彼伏对学生的吆喝声,只看见全校5岁至16岁孩子猫腰轻步快速地涌向一道对开门。我们应邀来到门口,只看见所有学生在即将进入大门前,都无声地脱掉脚上的鞋,提在手上,再小跑进入室内。随着学生潮进入室内操场,看见校长站在最前面的靠左的位置,一位体育老师偶有并不显眼的动作在微调各班的队列,各班学生不分男女来到自己班的所在位置没发出丝毫声响便就地坐下。全校老师分列四周靠墙的边上站着。整个集队大概花了几分钟时间。室内操场里,没有扩音设备,连简陋的“小蜜蜂”也没有。但校长在活动前的讲话和体育老师所讲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