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1.ppt
紫外可见光谱(UV-Vis)Ultravoilet Visible Spectroscopy 紫外光谱 UltraVoilet Spectroscopy 紫外光谱的产生是由于有机分子在入射光的作用下,发生了价电子的跃迁,使分子中的价电子由基态E0跃迁到激发态E1。 分子的结构不同,跃迁电子的能级差不同,从而分子UV吸收的λmax不同;另外,发生各种电子跃迁的机率也不同,反映在紫外吸收上为εmax不同。 因而可根据λmax和εmax了解一些分子结构的信息。 (1) 紫外光谱图 (2) UV基本原理 (甲) UV光谱的产生 (乙) UV术语 (丙) UV吸收带及其特征 (i) R带[来自德文Radikalartig(基团)] (ii) K带[来自德文Konjugierte(共轭)] B带[来自德文Benzienoid(苯系)] E带[来自德文Ethylenic(乙烯型)] UV基本原理 (1) UV光谱的产生 根据分子轨道理论,有机分子的分子轨道按能级不同,分为成键、非键和反键轨道;成键轨道或反键轨道又有π键和σ键之分。各级轨道能级如图所示: (2) UV术语 (a) 发色团 (Chromophore): 引起电子跃迁的不饱和基团。一般为带有π电子的基团 例如 : (b) 助色团(Auxochrome): 本身并无近紫外吸收,但与发色团相连时,常常要影响λmax和εmax的基团。例如: (3) UV吸收带及其特征 (i) R带[来自德文Radikalartig(基团)] 起源:由n-π*跃迁引起。由带孤对电子的发色团产生。例如: (ii) K带[来自德文Konjugierte(共轭)] 起源:由π-π*跃迁引起。特指共轭体系的π-π*跃迁。 K带是最重要的UV吸收带之一,共轭双烯、α,β-不饱和醛、酮,芳香族醛、酮以及被发色团取代的苯(如苯乙烯)等,都有K带吸收。例如: (iii) B带和E带 起源:均由苯环的π-π*跃迁引起。是苯环UV特征吸收。 特点: ①B带为宽峰,有精细结构 (苯的B带在230-270nm) εmax偏低:200<ε<3000 (苯的ε为215); ② E1带特强,(εmax <10000) ; E2带中等强度,(2000<εmax <10000) ③ 苯环上引入取代基时,E2红移,但一般不超过210nm。如果E2带红移超过210nm,将衍变为K带。 (3) UV图谱的解析 UV与IR、NMR不同,它不能用来鉴别具体的官能团,而主要是通过考察孤对电子及π电子的跃迁来提示分子中是否存在共轭体系。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应用 判断异构体: 紫外吸收光谱的重要应用在于测定共轭分子。共轭体系越大,吸收强度越大,波长红移。 乙酰乙酸乙酯烯醇式结构中有共轭双键,烯醇式结构的摩尔吸光系数要远大于酮式。 酮 式: λmax =272 nm, ε=16; 烯醇式: λmax =243 nm, ε =18,000 乙酰乙酸乙酯的紫外吸收光谱 乙酰乙酸乙酯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 1,正己烷; 2,乙醇; 3,水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应用 判断共轭状态: 可以判断共轭生色团的所有原子是否共平面等。 如二苯乙烯顺式比反式不易共平面,因此反式结构的最大吸收波长及摩尔吸光系数要大于顺式。 已知化合物的验证:与标准谱图比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以作为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的一种辅助手段。 α,β-不饱和醛酮π→π*的最大吸收波长(Woodward-Fieser规则) α,β-不饱和醛酮Woodward-Fieser规则) 2. 分子不饱和度的计算: 3. 解析示例 3. 解析示例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2. 定量分析 朗伯-比尔定律的适用性 朗伯-比尔定律成立条件是待测物为均一的稀溶液、气体等,无溶质、溶剂及悬浊物引起的散射;入射光为单色平行光。 下列情形下不成立或产生较大偏差: 1、在有化学因素影响时不成立。 2、解离、缔合、生成络合物或溶剂化等产生偏离。 3、有仪器因素影响时也不成立。 4、非单色光对比尔定律产生偏离。 5、杂散光(非吸收光)会对定律产生影响。 6、其他影响因素包括溶剂、光效应等也应考虑。 有机物定量分析: 有机物定量分析: 有机物定量分析: 有机物定量分析: 有机物定量分析: 芦丁含量测定:取样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四章战国、秦、汉、三国时期的建筑详解.ppt VIP
- T_HAEPCI 55—2023(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协同修复与管控技术指南).pdf VIP
- 青春筑梦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启航未来职业生涯.pptx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学习伴我成长》课件.pptx
- T ACEF 111—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指南.pdf VIP
- MTT 114-2005 煤矿用多级离心泵.pdf VIP
- TACEF 112-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设备配置技术指南.pdf VIP
- GBT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 概述和导则.pdf
-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护理.pptx VIP
- 2《住宅项目规范》宣贯培训-第3章.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