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

中华近代文化史丛书 近代 中日文化交流史 王  晓  秋  著 中  华   书   局 责 任 编 辑 : 侯 明 中华近代文化史丛书 近代 中 日文化交流史 王  晓  秋  著 * 中  华  书   局    出  版 (北 京 王 府 井 大 街 36号 )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北 京 冠 中 印 刷 厂 印 刷 * 850× 1168毫 米 1/32· 177/8印 张 ·6插 页 ·409千 字 1992年 9月 第 1版    1992年 9月 北 京 第 1次 印 刷 印数 1— 2000册       定 价 : 14.60元 ISBN           7— 101— 00910— 7/K· 375 《中华近代文化史丛书》编印缘起 中华民族各族人 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以高度的智慧 和顽强的精神,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 ,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光 辉的篇章。到了近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沦为半殖 民地半 封建社会 。西方文化 的输入和传播 ,使传统文化 的结构和 内容发 生了重大的变化,显得更加丰富复杂了。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能反映历史的特点、社 会 的风貌和 民族 的性格 。文化又有很强 的延续性 ,近代历史上 的 一些文化现象,在今天的生活 中还能看到它 的反 映。开展和加强 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不仅对历史科学 的建设有着重大 的意义,同时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和 向广大 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九八三年五月在长沙举行 的全 国历史学科规划会议上 ,一 些 同志对推动和加强 中国近代文化史 的研究,提 出了许多建设性 的意见,其中就包括组织力量编写一套《中华近代文化史丛书》的 建议。会后,在历史学科规划小组的指导下,开始了筹备工作。经 过一年多的努力,在各方面的支持下,这套丛书与读者见面了。 一 、这套丛书的时间范 围始 自鸦片战争,迄于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成立之前 ,包括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 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时 期。丛书体裁广泛 ,既包括理论性的探讨和综合性的论述,也包括 专 门领域或具体问题的研究。 二、丛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 百家争鸣”的方针 。在 写作形式、体裁上力求生动活泼,不拘一格,提倡创新。 有计划、有系统地编辑出版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建国以来还 是第一次。限于水平和经验,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 的不足。不过, 有广大读者的热情鼓励和支持,我们相信 ,丛书的缺点和不足一定 会得到克服,使之臻于完善。 《中华近代文化史丛书》编辑委员会 一九八 四年八月 日本出版的《海国图志》翻刻本 郭沫若词:《沁 园春—祝 中日恢复邦交》 宫崎滔天像 孙中山书赠宫崎滔天的横幅 黄兴书赠宫崎夫人的横幅 日本野 口小 女士画 的中 日诗人在红叶馆唱和 图 刊登《义和团赞论》的日本 《女学杂志》 513号 宫崎滔天主编的 《革命评论》 黄遵宪像 源辉声像 源辉声为黄遵宪《 日本杂事诗》稿冢所立之碑(现存 日本平林寺 ) 《中华近代文化史丛书

文档评论(0)

牛X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