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画眼”的语图互释.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心画眼”的语图互释.doc

“文心画眼”的语图互释   “学者散文”是语文新课标教材的新宠。季羡林、周国平、余秋雨、吴冠中等文学界、哲学界、戏剧界、美术界著名学者的散文进入各级各类新课标教材,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语文教育的内涵从文学向文化的扩展。   吴冠中是我国当代享有盛名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并且多产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自然清新,质朴深刻,卓然自成一家。英国文学评论家迈克?苏立文教授就曾高度评价吴冠中的散文:“单凭发表的文字就足使吴冠中在艺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他那强烈、简练与坦诚的表达方式,可与他所崇拜的凡高媲美。”[1]吴冠中有四篇散文入选新世纪语文教材,分别是《桥之美》(人教版)、《永远新生》(语文版)、《画里阴晴》(沪教版)、《等待》(长春版)。作为学者散文,其行文中充溢着体现作者学术修养和专业思考的个人见解与论断,散发着独特的智性光芒,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吴冠中散文的特点及教学难点   吴冠中的散文按照书写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回忆生活往事和师长朋友的抒情散文;二是写景记游以及画作附记的小品文;三是品评作品和表达文艺观念的批评文章。[2]其中,第三类谈艺散文最为集中地体现了吴冠中的绘画思想和艺术精神,也最具艺术价值。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篇目主要就是谈艺散文,对于中学生来讲,阅读和理解此类散文存在诸多困难。   首先,内容比较陌生。这些散文谈的都是绘画理论或绘画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涉及中国当代绘画的技法、形式、理念,离大部分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远,其中的很多艺术概念和学说可能是他们首次接触。例如,《桥之美》中的“形式美”“结构美”,《画里阴晴》中的“审美趣味”“审美触觉”“水彩画”“水墨画”“油画”,《永远新生》中的“审美观”“西方现代艺术”“中国的艺术传统”“艺术个性”。这些概念是读懂文章的前提基础,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大部分学生并不具备这样的艺术理论素养。   其次,存在深度理解的困难。即使对上述这些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理解这些散文所谈论的话题也并非易事。吴冠中少年时代就读国立杭州美专,师从常书鸿、关良学习油画,跟随潘天寿学习中国画,后赴巴黎学习油画。吴冠中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实践极富创新精神,他融贯中西,开创了中国绘画“油画的民族化”“水墨的现代化”的道路,走在了时代的前面;此外,吴冠中深受鲁迅的影响,思想独立,勇于批判,敢于直言,因此他的很多谈艺散文在发表伊始曾掀起艺术界的轩然大波。上述几篇课文,《桥之美》谈的是绘画的形式美,《画里阴晴》谈的是油画的民族化、水墨的现代化,《永远新生》谈的是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这些内容并非彼此隔绝、孤立存在的个案,它们都是吴冠中艺术理论的有机构成,必须放置在吴冠中艺术理论的整体框架中加以解读,如果仅仅孤立地进行单篇阅读,无异于管中窥豹,难以把握。   不少教师对吴冠中这几篇散文感觉理解困难,甚至产生误读。之所以这样,主要归因于对绘画艺术的陌生,对吴冠中艺术思想的陌生,换言之,是艺术经验的缺失导致读者的阅读期待受挫,阻绝了读者对作品的介入。   二、语―图互释的教学运用   那么,如何解决吴冠中散文教学的难点问题,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迅速介入作品并深刻地理解作品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对于课文所谈事物有一个直接的感性体验。以《桥之美》为例,这篇文章讲的是桥的美,是画家眼中的桥的美,再精确些说,是画家吴冠中眼中的桥的美。怎样才能体会画家吴冠中眼中的“桥之美”呢?看吴冠中的画作自然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1.画眼的视觉呈现   文学通过语言塑造形象,以实现叙事说理,表情达意。我们把文学表达的语言形象称为语象,语象可以说是文字构成的图像。[3]因此,文学本身就具有图像因素,文学语言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转向图像。然而,语象与绘画中的图像相比,显然直接诉诸视觉的绘画图像更直观,更具视觉感染力。很多《桥之美》的教案都谈到了这篇文章独特的视角,“是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来展示桥的美”的。但是,对于“画家的标准和眼光”是什么,“独特的视角”又独特在哪里,却都语焉不详。其实很简单,画家的画就是他的独特视角的生动呈现,我们不妨借画家的一双画眼,通过视觉来直接感受他的标准和眼光。   桥是吴冠中风景画中的常见景物,也是他的点、线、面构图结构的重要组成。创作于1982年的油画《水乡》(见右图),就很典型地体现了吴冠中画作的特点。   首先,此类水乡风景是吴冠中画作最主要的题材之一: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民居、枝头的新绿、空中的飞燕、河边桥头的人,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日景象。无需教师引导和解释,学生自然能够感受画面的图像美,也会注意到画中的石拱桥。通过读图,我们可以生动直观地感受到桥在画家的眼中和笔下所呈现出来的美。   其次,教师可以稍加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桥之美》的中心: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