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资源均衡追求优质教育.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资源均衡追求优质教育.doc

以资源均衡追求优质教育   【摘 要】当前,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已基本达到了低水平的“机会均衡”,正处于从初级的“资源均衡”到高级的“质量均衡”过渡,由外延式的发展向内涵式的发展过渡,由底线的保障向底线提升的过渡均衡。资源均衡与优质均衡相统一,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与特色发展相协调是西部地区资源均衡追逐优质教育的最佳路径。   【关 键 词】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2-0005-0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奠基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均衡发展是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越来越明显,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发展也随之因地区而呈现不同的差序格局,这种差距很明显的把义务教育的均衡模式分层,最终形成了东、中、西三个大的区域。[1]当东部地区的义务教育呈现以优质均衡回应当地的高端需求的时候,西部地区由于自身经济总体欠佳、多民族文化融合与冲突等特殊情况,其义务教育正处于不断提升底线,以资源均衡追逐优质教育的过渡均衡阶段。这里的底线指的是水平、程度、价值等的最低合格标准。[2]   资源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在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下,政府通过法律制度和教育政策,将义务教育整体资源进行均衡分配,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个体实际享有的教育资源份额相当。《教育规划纲要》也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但资源均衡并不是意味着限制某些区域的发展,更不是“一刀切”,一个模式,而是要办出特色。也就是说优质教育并不是意味着“资源均衡”向“质量均衡”转变,“资源均衡”也并不是为均衡而均衡,而是为教育而均衡。同时,资源的均衡同时也并不是可以一概而论,标准划一的,应该根据区域、城乡、校际、人群、底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资源均衡路径。   一、以“共生”作为实现人群平等的基本理念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为了同时深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云南省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三生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认识生命、学会生存、了解生活。然而,西部地区,由于各种环节、基础的薄弱,连最基本的教育机会都得不到应有的均衡,那么一切理论教育都是空谈。教育本质的回归是人,因此要想达到教育的均衡,最根本的是我们得解决人群的差异,让我们所有西部地区的受教育对象都可以平等入学,都有机会、有能力入学,以追求共同生存和生活的“共生”理念,此处的“共生”又特别指出是在共同生存和生活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的受教育机会的共生。   在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我们最原始的理念“共生”,那么最基本的几条建议就是用物质补助、人性关怀、差别对待以及文化交流来共同促进西部地区的“共生”理念。所谓的物质补助,就是说要对经济贫困的义务教育对象给予一定的经济、物质的帮助,生活补贴、日常用品补贴、学习用品补贴等等,物质是精神的基础,那么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满足学生教育的需求。所谓人性关爱就是在对待一些比较缺少关爱的学生而言,单亲家庭或者父母外出务工者子女,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他们多一点关心和问候,人性最常态的温暖便传递给了他们,这是对他们生存、生活的关爱,是什么都无法替换的。所谓的差别对待,就是针对一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来说的,他们由于以前受教育条件的有限,因为没有天生的笨蛋,所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他们的所愿,因此要差别对待他们,让他们在相对平等的、没有歧视的环境中逐渐成长。最后的文化交流,是尤其针对我们的少数民族来说的,由于各自文化的差异,因此要用多元文化论的观点来对待,彼此交流,达到文化上的平等。云南省新平县积极关注弱势群体,保障其基本入学权利关注“留守儿童”和“进城少年”以及人口较少民族学生。   二、以“创新”提升“非均衡”底线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教育理所应当走内源发展的道路,因为内源性的目标就是充分发挥国内的内在资源和潜力。[3]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底线的薄弱性,其义务教育均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