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6第三章 第二节蛋白质定量测定0408》.pdf

《2016-6第三章 第二节蛋白质定量测定0408》.pdf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6第三章 第二节蛋白质定量测定0408》.pdf

第二节 蛋白质分析方法 1 • 化学分析法:定氮法 • 光谱分析: • 利用蛋白质的共性,如含 UV-Vis: 氮,含肽键和折射率等性 荧光 质测量蛋白质的含量; 共振光散射 • 电分析 • 利用蛋白质中某些特定的 氨基酸残基、芳香基团、 酸性和碱性基团等测量蛋 白质的含量。 2 • 1. 凯氏定氮法] • 1833年 凯 氏定 氮 法 • 常量法、微量法、自动定氮仪法、半微量法及改良 凯氏法等多种。 • 利用一般蛋白质含氮量平均在16%,可将测定的含 氮量折算成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优点是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动植物的各种组织、器官及食 品等组成复杂样品的测定,但操作比较复杂,含大量碱 性氨基酸的蛋白质测定结果往往偏高。 • 国家标准的检验方法为凯氏微量蒸馏法。该标准适用 于商品粮食、油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 3 ① 消化:有机物与浓硫酸供热,使有机氮全部转化 为无机氮——硫酸铵。加硫酸铜(催化剂)和硫 酸钾(提高硫酸沸点)的混合物可加快反应;视 样品的性质这一步需30min至1h。 ② 加碱蒸馏:硫酸铵与NaOH(浓)作用生成NH4OH, 加 热后生成NH3, 通过蒸馏导入过量酸中和生成 NH4Cl而被吸收。 ③ 滴定:用过量标准HCl吸收NH3,剩余的酸可用标 准NaOH滴定,由所用HCl摩尔数减去滴定耗去的 NaOH摩尔数,即为被吸收的NH3摩尔数。此法为回 滴法,采用甲基红卫指示剂。 • HCl+NaOH=NaCl +H2O • 本法适用于0.2 -2.0 mg的氮量测定。 4 2. 浊度法比浊法 • 利 用 沉 淀剂与蛋白质反应产生的浊度与标 准溶液浊度比较而定量测得未知蛋白质浓度的 定量分析法。 • 磺基水杨酸、三氯醋酸、三氯化铁,作为沉淀剂 可沉淀白蛋白、球蛋白及血红蛋白,测定悬浮液 的浊度。 • 操作简单、快速、试剂易购, 目前仍为临床 常规检查所用。 • 影响因素太多。 5 3. 紫外光谱法 利用吸收光谱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6 紫 外 光 谱 法 7 3.1 280nm的光吸收法 • 蛋白质分子中的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在 280nm处具有最大吸收,各种蛋白质的这三种氨 基酸的含量差别不大。 • 石英比色皿, • 溶剂(水或缓冲液)作空白测定A280 • 蛋白质浓度0.1-1.0mg/ml。 •

文档评论(0)

jyk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