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一节 激光光学系统 第二节 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 第三节 扫描光学系统 第四节 阶跃型光纤光学系统 第五节 梯度折射率光纤光学系统 第六节 光电光学系统 第八章 现代光学系统 随着激光技术、光纤技术和光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用途的新型光学系统相继出现,这些光学系统由于受光束的传输特性和成像机理的要求,与经典的光学系统相比,均有不同的差异。本章简要介绍几种新型的光学系统。 第一节 激光光学系统 60年代激光的出现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光源,更重要的是它促使光学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经典光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激光束光学、全息光学、傅立叶光学、集成光学等现代光学新学科。 一、光束截面内的光强成高斯分布 激光束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与普通光束不同。 优点:亮度高、单色性好、方向性强 应用:激光加工、激光精密测量与定位、光学信息处理 全息术、模式识别、光计算、光通信等。 本节主要介绍激光束的传播规律。 激光光束截面内的光强分布是不均匀的。 r —光束截面半径 光束波面的振幅A呈高斯型函数分布 —高斯光束的名义截面半径 注意:激光束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时 都在变化,但在 当振幅下降到中心振幅的1/e时的光束截面半径值。 的物理意义: 任意一个截面内振幅分布函数保持不变。 二、高斯光束的传播 1、轴向光场分布公式 2、高斯光束的截面半径 由光束截面半径所确定的连线是双曲线 — 束腰半径 高斯光束 : 非线性 结论: 高斯光束在均匀的透明介质中传播时,其光束截面半径 与 不成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关系。 3、高斯光束的波面曲率半径 讨论: 高斯光束在束腰处,其波面为平面波。 ① ② 束腰处—平面 波面 非束腰处—曲面 ③ 高斯光束的波面又变成平面波。 高斯光束在传播过程中,光束波面的曲率半径由逐渐变小,达到最小后又开始变大,直至达到无限远时变成无穷大。 结论: 4、高斯光束的发散角 普通氦氖激光器: 结论:由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既不同于点光源所发出的球面波,又不同于平行光束的平面波,而是一种在传输过程中光束横向光场分布始终不变但曲率中心不断变化的球面波,所以激光束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高斯光束。 三、高斯光束的透镜变换 1、球面波经透镜的变换 同心光束的传播:一个曲率半径参数, 高斯光束的传播:两个参数( 和 )来表征。 2、高斯光束的透镜变换 注意:R1、R2并非利用外资的前后方高斯光速的束腰到利用外资L的距离。 2、高斯光束的透镜变换 求: 已知: 四、高斯光束的聚焦和准直 1、高斯光束的聚焦 2、高斯光束的准直 束腰的横向放大率 高斯光束经单个透镜 变换不能获得平行波 —用短焦距透镜 二次透镜变换 激光准直: 短焦距减小 焦距大减小 第二节 傅里叶(Fourier)变换光学系统 一、光学透镜的傅里叶变换特性 1、 系统 光学透镜: 成像、传递信息、计算元件 傅里叶变换镜头:为具有傅立叶变换能力而设计的镜头 具备二维图象的傅立叶变换特性 2、夫琅和费衍射 具有相同衍射角的光线经透镜变换后,聚焦于焦平面上的一点,而不同衍射角的光线经透镜变换后,聚焦于焦面上的不同点处,形成各级频谱。 把像方焦面作为像面,则物面应位于物方无限远,孔径光阑应位于透镜L的前焦面上,构成像方远心光 路。 3、像方远心光路 把输入面作为物面,则其像面在像方无限远,其孔径光阑位置应位于透镜L的后焦面上,构成物方远心光路。 4、物方远心光路 二、傅里叶变换物镜的光学设计要求及结构型式 1、光学设计要求 为了获得清晰的夫琅和费衍射图像和正确的傅里叶变换关系,傅里叶变换物镜应对光瞳位置校正球差和彗差,对物面位置校正球差、彗差、像散和场曲,像差公差应达到衍射极限,即波像差不大于 。 2、结构型式 单光组结构型式 对称型 第三节 扫描光学系统 光束传播方向随时间变化而改变的光学系统 一、扫描方程式 D :扫描系统的孔径大小 N :扫描系统的扫描点数 :扫描系统的最大扫描角 :各种扫描系统的衍射分辨角 :各种不同扫描孔径的形状因子 二、光学扫描系统 1、物镜扫描 物镜扫描: 只要运动物镜即可达到光束扫描的目的。 原理: 一束平行光平行于物镜L的光轴入射,平行光束的中心距物镜光轴为 ,当物镜L严格校正像差后,平行光通过物镜L后一定聚焦于焦平面上的光轴处。 2、物镜后扫描 3、物镜前扫描 扫描反射镜位于物镜之后 优点:物镜口径相对较小 。缺点:扫描像面为一曲面。 扫描反射镜置于物镜之前 优点:只要物镜严格地校正轴上点和轴外点像差,即可获得很好的扫描成像,且扫描成像面为一平面 。 三、扫描物镜— 物镜 1、物镜成像特性 属大视场小相对孔径的像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酿酒酵母培养物及其应用.pdf VIP
- 消防增压稳压设备的维护保养保养内容和方法.docx VIP
- 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事业.pptx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课件作者第三版赵映诚12第十二章专门档案的管理与利用(3333KB).ppt VIP
- 矿用自救器的使用方法.ppt VIP
- NC6相对NC5给客户带来的新价值.pptx VIP
- 公司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模板.pdf VIP
- 2025届高中英语外研版高考复习课件:The world of science.ppt VIP
-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班会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