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恒容反应热(ΔV=0)Qv ΔU = Qv + W= Qv - PΔV= Qv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利用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反应热 二元弱酸的电离平衡 选择缓冲溶液的各组分浓度较大的。 缓冲溶液的配制的计算 对给定浓度,按各自所需体积混合即成缓冲溶液。 在一定量的弱酸或弱碱中加入相应的盐配成缓冲溶液。 沉淀—溶解平衡的离子积判据,即溶度积规则: ☆ J 沉淀析出; ☆ J = 处于平衡状态,饱和溶液; ☆ J 无沉淀析出; 若原来有沉淀存在,则沉淀溶解。 第3章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离子-电子法) 电池符号 (1) nernst方程 对于任一电极 a 氧化态 + n e ? b 还原态 2.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若温度为298 K时, 若电极反应中有纯固体或液体物质参与,则固体或液体的量不出现在能斯特方程中(可视其有效浓度为1) 若电极反应中有H+或OH-参与,这些离子的相对浓度也一并写入能斯特方程中。 电极电势的应用 1.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计算电池的电动势 2.比较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所在电对的电极 电势大于还原剂所在电对的电极电势时,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 答疑: 时间:2012年1月 14日(下午)及 1月 15日(全天) 上午8:30开始 下午2:30开始 地点:第7教学楼308室 考试: 时间:2012年1月16日(周三) 上午9:00-11:00 地点:热动1-3 24-302 ; 建环1-2 24-401 考试内容: 课上讲的内容; 考试形式: 填空,选择,判断题,计算题,问答题 。 提醒:带计算器 基本要求: 1.了解状态函数、热、功、内能、焓及熵的概念; 2.了解核能、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等的有效利用与开发; 3.熟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掌握盖斯定律的应用; 4.掌握用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θ)、标准摩尔燃烧焓 (ΔcHmθ)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ΔrHmθ); 5.掌握化学反应的标准熵变(ΔrSmθ)、自布斯自由能变; (ΔrGmθ)的计算,能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 向、估计反应温度T; 6.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移动的规律及多重平衡规则; 7.能用平衡常数进行有关计算.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热不是状态函数。 规定:系统吸热:Q 0; 系统放热: Q 0。 环境对系统做功,W0(得功) 系统对环境做功,W0(失功) 功又可分为体积功和非体积功。 体积功:-P外△V 恒压过程;恒容过程;自由膨胀过程 非体积功:电功、表面功、机械功 在只做体积功的恒压或恒容条件下,当一个化学反应发生后,使产物的温度回到反应物的起始温度时体系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热效应,又称反应热. 恒压反应热(ΔP=0) 令 H = U + PV(焓) Qp= H2 – H1= ΔH(焓变) 即: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数值上等于反应的焓变 对于无气体参加的反应,W = -P外 ? V=0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 U= ?rHm ? U= ?rHm- ?n(g)RT ? U与?rHm 的关系: 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化学反应与反应热(标准摩尔焓变)之间关系的方程式。 3.热化学方程式 H2(g) + 1/2O2(g) → H2O(l), ΔrHm ? = -285.9 KJ·mol-12H2(g) + O2(g) → 2H2O(l), ΔrHm ? = -571.8 KJ·mol-1H2(g) + 1/2O2(g) → H2O(g), ΔrHm ? = -241.82 KJ·mol-1 2H2O(l) → 2H2(g) + O2(g), ΔrHm ? = 571.8 KJ·mol-1 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 (1) 注明反应条件(P、T);若为100 kPa, 298.15 K可不写出 (2) 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g, l, s) (3) 注意有关物质分子式前系数 (计量系数) (4) 对于可逆反应,ΔH正 = -ΔH逆 利用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反应热 2H2O(l) →2H2(g) +O2(g) ΔrHm?= KJ·mol-1 ΔcHm? (H2, g) = K
文档评论(0)